第146页

再这样下去,他怕哪一天要对尉迟兰下杀手。最大的问题是,他大概率摸不到人家身边就给宰了。

“嗯?”竺年下意识抬头看着温文尔雅的尉迟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继续和红二头碰头,“没有吧?要不我跟他说说?”

“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我能听听吗?”尉迟兰特别光明正大地走进来,特别光明正大地把红二挤到一边,特别光明正大地往竺年身边一坐,非得和他一起挤在灶前。

“说地方志呢。明天咱们去城里看看东州这里的地方志。”竺年往里面让了让,幸亏这个小板凳是个长条的,勉强能坐下两个人。

“倒也不必进城里,让人送来就是。”

几个黑衣侍卫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小声嘀咕:“你说这些个少爷怎么一个两个都爱往厨房里钻?”

“以前咱们家少爷不这样,是被……带坏了。”

“这怎么能叫带坏呢?少爷往厨房里一钻,咱们军营里头的伙食好了多少?”

“咱们做饭还没少爷做得好吃呢。”

“也是。我们也去学点。你们看,小殿下身边还有个红二伺候。换成我们,总不见得让少爷反过来给我们做吃食。”

一群人很快就找到元姑娘,得到了去大厨房学手艺的许可。

事实证明,在东州的地盘上,竺年想要看地方志,都不用等到明天。

他们刚吃过饭没多久,就有人送来了一箱地方志。

东州这个地方历史很长,地方志当然也很厚实。

“这些是大月建国以来的。”

竺年看着他走路还有些奇怪的脚:“伤还没养好,就别到处乱跑,乖乖坐着。这两天让你坐马车也不愿意,一会儿大夫来了,你得认真听。”

尉迟兰觉得自己没事:“养两天就好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竺年见小孩儿不听话,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我以前手上生个冻疮,都有好好养。”

尉迟兰看看白白嫩嫩的竺年,心想:小年糕当然得精细着养啊,不然多个冻疮,不就变成了红豆年糕了吗?

竺年觉得尉迟兰没认真听:“跟你说话呢,想什么呢?”

“想红豆年糕。”

竺年歪了一下头,觉得自己被调戏了,但是没有证据:“那你彻底好了,我做给你吃?”

尉迟兰不知道怎么就想到被自己啃出红印子的雪白年糕,含糊地应了一声:“唔。”为了防止自己再想歪,他还是拿出地方志,递给竺年。自己点了蜡烛,开始忙东州的事务。

之前东州有七分刘的传言,但这个七分,主要是指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相关的民生,对于真正东州的军政事务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