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能穿这种衣服的,不是非富即贵,而是一定身份贵重,不然没能有这分讲究。

店小二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掌柜的,既然客人身份不一般,那咱们向官府……会不会有问题啊?”

掌柜的也是心头一凛,随即说道:“能有什么问题?咱们只是按照官府要求办事。去去去,赶紧干活去。”

店小二洒扫完店铺,回到后头自己的小屋里点了油灯,把藏在腰带里的赏钱拿出来仔细点了两遍,小声抽了一口气。

他当时拿在手里都没敢看,沉甸甸的也不知道是铜钱的分量,还是那个随从的手劲。没想到足有二十文!

在客栈做小二,是不可多得的好活计,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十几文的例钱。

他偶尔也能得到些打赏,但也就一文。能给两文的,已经是豪客。

第二天掌柜的送走竺年一行人,之后也没等到官府来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店小二站在掌柜身后,恨不得跟着他们一起去的好。

倒是红五对身后的小城多有惦记:“这行不行啊?来了个可疑之人,不上门盘查,不上门巴结,还能不能办事了?”

他难得辛苦扮演一回恶奴,这不白瞎了吗?

“不奇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放哪儿都不稀奇。你看东州的沈知府,说不定连着上面的几任知府都是差不多的。不然不至于守着那么好的一条商线,连州城都是这幅破样子。”竺年想,若是遇到这种事情的是朱小飞等几个长于和人打交道的,就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种人在官场上很常见。

他们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除了少数“肥缺”,其余人外派任职,很多都只是为了给自己履历上添一笔。

现在的大月还算好的,前朝更夸张,有人当了几年地方官,压根连京城都没出过。

而受限于如今的教育环境,官员是被这些名门望族垄断的行业。不用他们,就无人可用。

这些出身名门的官员,根本就不需要做出什么功绩,按部就班熬资历,就能连年高升。哪怕出身不那么名门,也能保证至少不被贬谪。

不是没人看不顺眼这种咸鱼氛围浓厚的官场,但想改变的人,无一例外都被排斥出权利核心。譬如尉迟兰的先生就是。

红五骑着马,走在马车的窗边:“连知府都这样,这么一个小城的官儿这样倒是不奇怪。”走了一段路之后,他突然又说道,“这边的官儿,和咱们那儿的官,不太一样。”

竺年轻笑出声:“确实。他们哪有我高祖奶奶厉害。”

谁能想得到呢?他家高祖奶奶直接把科考给搞出来了。

南地被北地一直叫做野人,一方面当然是歧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地发展缓慢,除了梁州之外,其余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教育环境。除了几次战乱的时候,发生过一些类似现在这样的大家族迁徙之外,当地连识字的人都难找,更别说什么管理人才了。

唯才是任,有现实层面的因素。

现在南地也不能说是完全的科考入仕,而是两套体系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