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此时京县的气氛比起竺年离开的时候,要轻松许多。

大概是因为春耕的关系,城内外人流繁忙。

菜地里的蔬菜才刚播种,但是野菜正是最鲜嫩的时候。

虽说京县的城门照旧还是封了三个,单就西城门的集市也异常热闹。

竺年还没进城门,就遇到了在外面菜的纨绔们,被裹挟着绕着城转了一圈:“还是这些人?他们一冬天都没走?”

现在天气还有些凉,纨绔们像是完全感受不到温度,衣着鲜亮还摇着扇子:“可不是。不过我瞧着他们中间换班呢。”

“我瞧这些不是什么好人。”

“这还用你说?他们在附近村里住下了,你们知道吧?”

“还有这回事?住哪几个村,有多少人啊?”

听到竺年的问题,透露消息的纨绔还真报了个准确的数字:“我家庄子在那儿,刚开始还想租用我们家的庄子。他们人多,每天得吃用不少东西。我本来到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他们最近买的东西越来越多,才反应过来不对,特意让管事留意了一下。”

纨绔们虽然看上去一个个的无所事事的样子十分不靠谱,但在这个年头,他们也算是个文化人。加上从小的见闻,除了极个别傻乎乎的之外,该有的敏感度都是有的。

像这个纨绔一开始说,其余几个纨绔就下意识围成了圈,表面上还是一副玩闹的嘻嘻哈哈样子,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人群。

“里正算了一下人数,觉得要出事情。”

竺年转了一圈,没事人一样又和纨绔们回到城里,不去东风号,直接去了县衙。

衙门里现在实际管事的已经不是沈县令,而是竺年手下的三个人。

他们一个是南地的官员,一个是竺瀚手下的亲卫队长,一个是东风号的账房先生。

沈县令最初还做一些事情,现在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吉祥物,待在后衙里,和重新回来的夫人一起种种地什么的。

纨绔们知道的事情,已经和他们通过气,现在见竺年过来,已经拿出了行动方案。

“这些人来路不一,人数越来越多,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不然要控制不住。”

竺年没让纨绔们离开,而是直接问:“能确定是什么来路?”

纨绔们本以为这种正经事,他们是没有份的,没想到竟然能够旁听,一个个兴奋又激动,也不管县衙用来谈事情的厢房里座位够不够,有个地方站着就行,也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