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竺瀚一听就想到儿子差点被自己炸死,头都要炸开:“你既然混进去,一把火烧了不就行了,还下毒这么费周章干什么?”

“那不一样。”竺年不理会情绪爆炸的老爹,睁大眼睛认认真真解释,“秋收过了没多久,还在禁军的地盘上,烧了一批粮,禁军也不会缺粮草。你看他们这次调集粮草的速度就知道了。烧的动静也大,不太好下手。下药隐蔽性强,他们也没什么防备。万一摸到个大的,把施闲直接给放翻了,嘿。”

在存放粮草辎重的地方,军营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禁军可不是江州军这样的混日子的草台班子,他下药其实也不是下在粮仓那边,而是直接在做饭的伙夫这边。而且下药放在食物里,得掌握好火候,大部分有毒物质会被高温分解。要是这一步上出差错,那很容易毒个寂寞。

虽然最后他也没真正毒死一个人,只是让一部分人拉肚子而已,但也有效消耗了禁军的体力。

打仗十分耗费体力。

想要不怕苦不怕累,也得身体条件跟得上。

他也是到了禁军之后才发现,原来禁军的伙食和身体素质也不咋滴。

尉迟兰对在峪州水军吃的伙食念念不忘,回去黑荥之后就比照着改良了一下自己军队的伙食,后面又有了竺年提供的各种豆腐各种饼的食谱。短时间内军队的战斗力是看不到什么提升,但是士兵们的反馈好了很多。

“我们那里肉和粮食倒是不缺,主要还是缺菜。糕儿的荤素合理搭配,蛋奶平衡的观点,我已经让大夫们跟踪了,效果不错。”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上,北境军中竟然有很多……嗯,五谷轮回不畅的,现在畅通了很多。

相比较而言,南地肉类更缺一些,不过也有办法。

竺年的爪子最早伸向的就是罗英和竺瀚的亲卫营的伙食。肉类暂时没办法增加,就增加豆制品。他又让南沱一线的各种大小聚居点没事就养鸡养鸭。

竺瀚他们比尉迟兰的体会更明显,士兵的个人体质的提升,能够带来军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虽然这样花的钱更多,但是一支主要由训练有素的老兵组成的队伍,显然要比一支刚征召来的跑不了三里路的新兵的战斗力要强得多。

“对叭,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再说花在自家的子弟兵身上,又不是花在外人身上,有什么舍不得的。”竺年想到刚开始看到的部队,就觉得牙疼,“我刚在南泉从军中调人的人时候,那些老弱病残……啧,那统领还说,为了节约粮食,平时不操练。我……”

“咳!糕儿,不准说脏话。”罗英发来警告。

“哦。”他又低头去写功课。

其实这年头大部分的兵,打仗都只有来回砍个几刀的本事。

谁都知道持续作战力很重要,但这非常花钱。一个地区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军队,根本不可能这么烧钱。

一般,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中,能有个三五百的精兵;数十万的军队中,才能有数量上千的精兵。

就大月的军事结构,为什么几万人的军队,背后都有数量相当,甚至远超正式军队数量的厢军?就是因为厢军要负责包括军屯等在内的所有苦力工作。厢军是为了保证军队作战能力的消耗品。

军队单纯靠着朝廷的拨款,根本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