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万一真打起来,外面城墙都给推了,一个县衙就几个捕快,能顶什么事儿?”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发现竺年一直没怎么说话,就问他:“皋兄,你现在可是兄弟们的主心骨,咱们都听你的。”

竺年琢磨了一会儿,说道:“现在我们都是自己在吓自己。这件事情虚惊一场的可能性也不小。大家都关在一个地方,两天三天没什么问题,时间久了容易瞎想。我就想着,是不是给大家找点事情做,打发打发时间。”

“嗯?咱们能做什么事情?”

“读书。”老少咸宜,男女通吃,又烧时间,又烧脑子,多好的活动。

他笑眯眯地补充:“咱们还可以每天安排一些武科,真要有个万一,也能保命。”

纨绔们:“……”听着很有道理,但是完全不想遵守。

可惜,事情不是他们说了算。竺年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三家大家长们的支持。

学堂片刻就收拾了出来。

一时间没有专门的西席也不要紧,几个大家长、嫡长子,都能完美胜任。武科也不用特意教什么,竺年安排了几个小伙子,每天带着人跑圈。短时间内,哪怕学会个三拳两脚,难道还能打退千军万马不成?跑得快,能逃得了命,找到合适的地方躲藏,才是第一要务。

几天下来,外面没闹腾起来,里面几个娇小姐娇少爷已经受不住了。

宁少被推出来找竺年要求减功课,结果被告知:“不在?”

小厮说道:“是,东家带着人去帮忙守城巡逻了。各个坊都有自组的巡逻队,咱们这里会拳脚的多一些,能帮上点忙。”

另外有一点不好说的是,老百姓们对官兵都有些畏惧,一些官兵也确实不怎么守规矩。

东风号就不一样了。要知道东风号的主营业务里,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修修补补。匠人们平时就走街串巷工作,和街坊邻居都熟悉,有什么话也好说。相比较陌生蛮横的官兵,街坊邻居们更愿意相信熟悉的匠人们。

东风号本来就有专门的制服,老百姓们现在就认这件衣服。

沈县令看在眼里,心底有些疑虑,但还是希望是自己想多了。这个少年郎,年纪还没自己不着调的幺儿大,才几天时间就能把民心聚拢到这个程度,他究竟想做什么?

他究竟能做什么?

亲自提着食盒上城墙,给沈县令送饭的竺年,并没有装作没看懂他的眼神,而是一边摆出饭菜,一边说道:“伯父莫要多想。我也只是想天下太平,我还有那么多人要养活。打打杀杀的怎么成?”

沈县令觉得这话倒是说得没错。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一个商号经营到这种程度,他背后肯定有人,而且应该颇有来头。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

“等事态平息之后,不知是否有幸能让皋少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