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竺年理所当然:“先生给呀~”

作者有话要说:糕爹⊙△⊙:咱们南王府,怎么叫东风?

糕儿⊙w⊙:因为是真理。

糕爹⊙△⊙:啊?

糕儿⊙w⊙:以德(d)服(f)人。

糕爹≥△≤:完了,和儿子相处太少,已经听不懂儿子在说什么了。

(完)

第五十五章 人多

人多,那叫流民,基本没什么用处。

人多还有武器,那叫武装人员,能干的事情可多了。

宋家哪怕到了这一代不如前几代,在这方面的口子是不会开的。民间打一把菜刀,都得上官府登记。能够打菜刀的工匠,和别的匠人不同,都是在工部有记录的。虽然工不会给这些匠人发工钱,但要碰上战事,这些匠人都会被征召随军。

打仗光有兵还不行,还得有甲。能够铸甲的匠人更是少之又少,几乎全都捏在朝廷手中,手艺都是代代相传。

想要实现竺年敌后游击队的目标,除了兵甲之外,人员还得有相当的要求,不是随便找一些有一把子力气的壮汉就行。

自己儿子的家底,老父亲不能说全都一清二楚,起码也有个八|九不离十。

“你手底下就那么几个亲卫,几个月能干什么事儿”竺瀚问得有些飘。

在他儿子说出,兵器由先生给,还是用那么理所当然的语气的时候,他就有些懵。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作为想彻底改变竺家现状的一代,他面临过太多太多的挑战和危机,绝不可能每一次都胸有成竹,只是每一次都能及时找到相对准确应对的办法而已。

实战不是下棋,能够走一步看三步,都是一步步试探。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儿 儿子竟然把北境尉迟在北地的家底给捆上了?

尉迟兰作为北境尉迟的嫡系大公子,比他那个庶出的小叔尉迟邑更加名正言顺,也就是吃亏在年龄上。他敢说尉迟家在北地的这些布置,尉迟邑都不一定知道,现在竟然直接给了竺年。

他也完全不知道,北境尉迟的胆子竟然这么大。

他咂摸了一下之前和尉迟兰的对话,觉得自己有些话说的不对。北境尉迟确实不是“小娘养的”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