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她的身份做不了王妃或太子妃,但可以做个孺人或太子良娣。”溧阳长公主解释道,又看了眼庆阳公主,“你是她嫡母,她将来真有大造化,你也能跟着受益,远的不说,说近的,眼下的莫夫人,京中贵妇,谁能出其右?”

“莫夫人也只是朱元妃的嫡母,又是商户出身,元妃生母卢县君还活着,却远远比不了她。”溧阳长公主提醒着庆阳公主。

庆阳公主心里苦涩:世上有几个像朱元妃这般无情的。

却不敢反驳,她要是敢反对,婆婆兼姑母有好几个理由在等着她,最后结果就是她不争气,她女儿政通不争气,婆婆逼不得已,为了陈家的荣耀,才做此决定。

陈家想再出一位皇后。

这个皇后只要是陈家女就行,是不是她庆阳亲生的,无关紧要。

昌平八年春,南阳王张禾与政通县主大婚,婚礼在诸王宅举办,婚后一个月,南阳王携王妃一同赴藩国。

这年五月初五,端阳佳节。

皇上命刑恩与曲姑领尚宫局在摇光殿举办一场端阳宴,邀请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家眷参加,并着令每位家眷携闺中适龄女儿参加宫宴。

“这些都是皇后挑出来的,你可以先看看,方便明日宫宴上,能把人和名字对上。”

朱颜接过狗皇帝递过来的一份名册,是明日受邀参加宫宴的未婚适龄女子的名单,不出意外,她将来的儿妇,阿稷的妻子,就从这堆人中产生。

打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名字,谢琬。

年十五,聪慧善书,姿仪甚美,德行并重,少摄家事,每尽其理。

父,度支郎中谢树,祖,尚国公、文忠公、太傅、前中书令谢无。

朱颜看到谢无两个字,目光一顿,没有往下翻,抬起头,望向狗皇帝问道:“你属意这位谢琬?”

狗皇帝颔了下首,“她是谢中书的孙女,跟着谢中书学过书法,应该错不了,之前年节里,皇后见过这位小娘子,说是大方得体,颇有风范,明天你再瞧瞧,你也喜欢的话,就她了。”

“要是不喜欢,再从后面两个备选里挑一个。”

朱颜听了,又看了后面两页,第二位是礼部尚书洪原的孙女洪秀,第三位是京兆府尹郑实侄女郑芬,已故司空郑预的孙女。

三人皆出自清流名臣之后,完美地避开了勋贵与外戚家。

“你和阿稷说了吗?”朱颜蹙眉问道。

“上次三郎大婚,朕就跟他提过了。”狗皇帝说完,似见不得朱颜发愁,伸手摸了摸了她稀疏细长的眉毛,“阿颜,要是这三个你都不喜欢,明儿来参加宫宴的小女娘,你相中哪一个,咱们就选哪一个。”

“是阿稷选妻子,要他相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