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 章

卷王的九零年代 九紫 3319 字 5个月前

加上周围村子的人洗衣服洗被子洗菜,都会来山涧洗,夏日小孩子们喜欢在山涧里嬉闹,周围村子的人别说往里面扔玻璃渣了,偶尔在山涧里看到了,她们都要捡出来扔掉,并打骂谁家缺德,往山涧里扔玻璃瓶,小孩子们的脚被玻璃扎破了怎么办?

别说小孩子了,大人夏天去山涧里洗澡的都不少。

所以这个山涧十分的安全。

于是这个夏天,附近的大人孩子,就见三轮车,一

车一车的拉人到上面的小山头上。

小山头如今被人承包了,用铁丝网拉了个院子,禁止人入内,好像在建上面山庄。

然后他们就看着每天都有人坐着皮艇,身上穿着橙黄色救生衣,从山包上面急冲下来,看的那些调皮的小男孩,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实在太好玩了!

小江家村的人因为离的不远,整天都有小男孩光着屁股去山涧里玩水,看游客们漂流冲浪,有生意头脑的人,还在自家做了糍粑、饺子、春卷等小吃,在下游的山涧边等着,一个暑假下来,多了挣了两三千,少也有挣了小一千的。

这些钱看着不多,可来这里卖小吃的,几乎全是老人、妇女,她们有了这些钱,于她们而言,就是很大的底气。

现在听到江家村要给女娃们分地、分自留地,她们这些嫁到了小江家村的人,只恨自己不是江家村的人,甚至有些妇女们生出了,再和大江家村并宗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并不是她们能决定的,现在只能心急火燎的想知道江家村关于分茶地、分宅基地的具体情况。

因为自古以来,都是默认给男娃分宅基地的,如果给男娃分宅基地,根本不需要特意在大喇叭里面说一声。

她们焦急地在家中,等待着她们男人出去打听消息。

小江家村距离大江家村不远,因为从小就去大江家村看戏曲下乡的唱戏、看电影,他们对大江家村非常熟悉,直奔电影院就去了。

此时才刚过七点一刻,电影院的门是大开的,里面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听到消息的人,都站在电影院外面朝里面看。

小江家村的人到电影院外面的时候,外面站着许许多多不清楚情况的大江家村的人,有相互熟悉还沾亲带故的人,就直奔自己熟悉的人,问他们:“什么情况啊?我怎么听大喇叭说,你们大江村要分茶地,还给女娃分宅基地啊?”

大江村也还有好多不清楚状况的呢,顶着黑色大雨伞说:“我也不知道啊,好像是前两天国泰和四哥他们回来开了个会,回来小队长就说,要给村里十八岁以上未婚的女娃儿分宅基地,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就是,村里的宅基地就这么多,男娃儿都不够分,咋还能分给女娃儿呢?”

还有些人家,已经默认这个宅基地,就和女孩子们分到了地一样,是属于他们的,说是说给女娃分宅基地,真的分下来,还不是家里男娃的?到时候男娃们就能有两块宅基地,房子建的更大一点了。

不是听说了吗?今年大个子家的房子当旅社,据说挣了五六千块!

他们儿子要是有两块宅基地,房子不是能建的更大?

江家村的电影院,原来是临河大队的粮仓改建的,面积非常大,只在大门口旁边的位置,建了个小房间,开了个对外的窗口,当做放映室和售票窗口,里面的凳子,全是一块块长条形木板简单的钉在木凳腿上,从上而下,依次摆放开,形成前低后高的地形,在最前端的位置,有个一米高的高台,高台的后方是一块巨

大的白色幕布。

高台上,现在摆放着一排桌子,桌子后面,还有一排椅子。

不论是开大会也好,放电影也好,还是戏曲下乡,到他们大队来唱戏也好,表演场地,都是在这个电影院。

许许多多的人徘徊在外面朝里面看。

江柠作为现在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还是给家乡发展带来惊天变化的女大学生,早早就已经进入到电影院里面,只是没有去台子上入座而已。

江镇长已经上去找位置坐下了。

他作为全村身份地位最高之人,却并没有选择坐最中间的位置,而是让五六十岁的村长坐在最中间,两个人谦让了一番,最终村长还是坐了下来,江镇长坐在他旁边,江国泰坐在村长另一边,还有一些村干部们,也一一落座。

江国泰和江镇长喊江柠:“柠柠,来,你坐到叔叔旁边来。”

江国泰拍着自己身边位置,江镇长也说:“是,你作为发展咱们江家村,发展咱们家乡的首位大功臣,你就坐在你阿叔边上。”

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和大房四房来分茶地的人,都已经找位置坐下了。

江国泰和江镇长面前的话筒是开着的,两个大音响就在台子的两段,声音响彻电影院内,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之前江柠给江国泰和江镇长出主意时,都是私下里,哪怕江国泰和江镇长一再在外面表示,他们的这些主意,出自江柠之手,但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是江镇长和江国泰自己的能力,江柠再有本事,那也只是个小姑娘,二房三房的一些了解情况的还好,大房和边沿人的四房,对江柠最直观的了解,就是知道央视拍摄的剧组是她请下来的,此外,就是开辟茶山种茶树,分茶地的事,是江柠提的,其它江柠还具体做了什么,大家并不知道。

此时江镇长的一句话,将发展和振兴整个江家村,甚至临河大队、姚坝镇这件事的首位大功臣的帽子,扣在了江柠头上,他们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就是江柠如今的分量有多重。

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首要大功臣,居然不是江镇长,不是江国泰,而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黄毛丫头。

江柠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就走上台,坐在了江国泰的旁边,是除了江国泰和江镇长外,最中心的位置,她神色自若,气场强大,她坐在那里,仿佛她才是中心,众人的目光不自觉的从村长和江镇长、江国泰身上,转移到了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