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卷王的九零年代 九紫 5353 字 7个月前

看着试卷上惨不忍睹的成绩,他们庆幸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一起被张贴出来,不然真的会英明扫地,他们简直都不敢相信,那是他们考出来的成绩,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考出过这样低的分数。

已经回校的徐秀丽看到她周六考的那三张试卷,脸上简直可以说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晦气。

她嫌弃的把试卷拎远,想说不认识它们,和自己没关系:“这东西还发给我做什么?可以不用发的。"

她快速的折起来,将卷子塞到抽屉的最底下,打算让它们永不见天日。

晚上江柠的晚自习依然在竞赛班上的,竞赛班的计老师,主要和他们说,暑假要留在学校集训,七月份他们吴城内部要先进行预赛,从各校提供的竞赛学生中选出二十名学生,进行集中集训,集训后八月份去市里参加初赛,再从全市的学校里选出五十名学生,去省里参加复试。

为了不影响学生平时的学习,这样的集训学校都是尽量选在暑假的时候做。

但有一点,暑假正值农忙,有些学生暑假是要回家参与双抢的,这件事得提前和他们说,让他们和家里做好沟通,"你们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的,也可以跟老师说,老师打电话去你们家里,跟你们家长沟通。"

计老师已经带了好几届的竞赛班,也教出一点经验来了,重视家里学生成绩的还好,学生被留在学校学习都会被鼓励,有家里特别贫困困难的学生家庭,或者家里劳动力不足的家庭,他们暑假就要回去参加双抢。

>

不是没有重视女孩子成绩的家长,但他每年都会遇到几个没那么在乎女孩子成绩,想让女孩子回

去干活分摊家里劳作的家长,这时候就需要他们老师亲自出面,去她们家里,跟家长谈,跟她们的家长说,她们的成绩有多好,将来一定能考大学,是大学苗子,如果遇到非常不愿意给女孩子上学的家庭,一中的老师们不光一趟一趟的下去跟他们谈,还会给学生一定的减免和补助。

江柠前世就领到过这样的补助。

“如果课堂上不方便和我说,也可以下课后来跟我说。”计老师见大家都不说话,显嫩的娃娃脸上突然露出个笑来,语气轻松地说:“你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来说不会影响到你们正常的学习成绩,好的话,说不定七月份县预赛过后你们就回去了,再好一点,八月份也能结束,当然,如果成绩更好一点,能去省里比赛,那就要在集训班待满整个暑假了,要是真进了省赛,哪怕没有拿到成绩,也有一百块的奖励,进了市赛也有奖励。"

吴城的竞赛主力军一直都是吴中,往年一中竞赛都是一轮游,孙校长来了后,挖了两个竞赛老师过来,开始重视起来,这两年开始了二轮游,就是到了市里考完了,就结束了。

会有这样一般的成绩,除了一中的竞赛一直就不是强项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一中的奖学金制度。

考入年级前十是有奖学金的,可他们花了大精力去搞竞赛,县里预赛是没有奖金的,进了市赛才有五十块钱奖金,这个奖金也会随着名次的提高而增加,进了省赛是一百,如果在省赛拿到三等奖奖励五百,二等奖奖励八百,一等奖是一千。

奖金是很高,问题是,一中至今就没有人在省赛中拿到过奖项,更别说奖学金了。

这样的奖学金再高,于他们而言都只是空中楼阁,看到摸不着。

可学校的奖学金就不同了,学校的年级前十都是有奖学金拿的,除了年级第一有一千块钱的奖学

金外,第二名第三名都是二等奖学金,也是八百块,四五六名是三等奖学金五百块,后面七到十名也有优秀奖学金,每人三百,除此之外,普通班也有一个奖学金名额,这个名额要是不能进入年级前十的话,那这个奖学金就只有最低的一百五十块。

竞赛的奖学金生看得见摸不着的,可学校的奖学金,只要他们努力,是一定能够得着的,这种情况

下,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成绩排名上,还是竞赛成绩上,就可想而知。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县内的预赛成绩根本就不叫成绩,学校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就给钱奖励。

竞赛班的学生没有几个是把精力全都放在竞赛班的,都是学校让他们来学,他们就学,学校让他们去考,他们就去考。

计老师看着这些心思完全不在竞赛上的学生,心里也很是无奈,这种情况下,他想让竞赛班出成绩实在太难了,又不由将目光落在江柠身上。

见大家都不说话,计老师环视了一圈,就无奈地笑着说:“既然都没有什么问题,那我们就继续上课。”

章文学看看坐在他前面的程玉凤,又看看坐在他左面的邢宏宇和江柠。

这次校内选拔赛,就属江柠、邢宏宇、章文学、程玉凤几个人成绩最拔尖,竞赛班加上江柠,总共才五个女生,有两个成绩都很好。

他不知道他们会怎么选,他现在肯定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内成绩上的,至于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学校说要留在学校上课也好,集训也好,那都是暑假的事了。

如果因为竞赛班的事,耽误了他们走校内的成绩,到时候校内奖学金没有拿到,竞赛奖学金也没有拿到,那才是得不偿失。

程玉凤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这些奖学金对于家境贫困的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人会想要放弃,只会越发努力的去争取。

计老师见这些学生心思都不在竞赛上,最后几天干脆放了假,让他们专心复习,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努力。

一中本来就卷,大家为了争奖学金,就更卷了,一个个都拼了命的学习,想在期末考试中,考出更好的成绩。

王老师也想让自己班里出一个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每天亲自来鞭答江柠,一直到期末考试结束,江柠才终于松了口气,有时间去店里码字了。

再不码字,下期都要开天窗了。

如今《白蛇》已经连载了三期,本来李昂主任他们都做好了月总销量会大跌许多的准备,在首印量上,已经降到了八十万,就这,还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一旦察觉到市场上的杂志出现滞销卖不动的情况,就赶紧调整首印量,没想到《白蛇修仙》这篇文,居然稳稳的接住了《大宋》完结后的市场,《武侠》在市面上的销量,虽

然还是有了一定的下降,却没有降到李昂主任他们以为的程度,市场的反馈一直很平稳。

有些读者是之前追《大宋》追习惯了,现在继续追柠萌的新文,加上柠萌新文虽然和传统武侠确实有些不同,可一旦看进去了,居然发现这部新的小说,与市面上的其它小说完全不同,看的还很带感,唯一让他们不满的是,追《大宋》的时候,市面上虽然没有同类型的小说看,他们还能追一追《武侠》上的其它武侠小说,或《包青天》来缓解一下,追《白蛇》的时候,因为这部小说太另类,太冷门了,市面上一本想要替代它的小说都找不到,急的他们每天就只能等着杂志社那边每周发新的。

这种追连载的感觉实在太熬人,每期都觉得不够看。

还有人打电话到出版社,问柠萌的新书什么时候出版上市,到时候他们直接买一本书,看个够。

读者们的反馈,也让出版社那边看到了这本新书的潜力,打电话过来,跟江柠谈新书的出版版权的事。

因为是新书,目前也没有像《大宋》那样,有直接带飞一个杂志社的趋势,出版社那边也不敢首印太多,合同上只签了首印十万,还是百分之十二个点,如果后续销量好,会跟《大宋》一样,再慢慢加印,看市场行情。

跟之前一样,收到合同后,先支付百分之三十的稿费,等书上市之后,再支付剩下的百分之七十。

这篇文才刚开始连载了六万多字,想要上市,还早着呢,但封面、插画什么的,可以先根据书的

内容,以及《新白娘子传奇》的人物,先约起来。

之前五一的时候,江柠就去过沪市一次,和钱经理签了别墅的装修委托合同,钱经理已经把别墅的地暖全部铺上了。

就连钱经理都不得不感叹这个小姑娘的大手笔,居然花这么多钱给别墅铺地暖,有这个钱,都可以再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光是装修这套别墅的钱,在钱经理看来,都是一笔天价的费用,还不如拿来买房子。当然,这话他是不会对江柠说的,毕竟江柠把装修的事情交给了他,钱是他在赚。期末考试一结束,学校的学生就开始一个个的收拾书包离校了。包括原来还能住在高三老宿舍的江柏他们,也得走了。

何小芳见江柠还要留在学校集训,知道宿舍还能接着住,她其实是不想回去的,可想到双抢那么忙,家里只有何父何母外加何大

花三个劳力,弟弟还小,她如果不回去,家里怕是忙不过来,也还是回去了。

江荷花也回去了,回去前,还来一中,约江柠一起回去。

她是在等江柠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中不远处一家店铺生意不错,加上大喇叭里一直喊着的什么,好奇的跟着人流去看了看,看到江柏和江爷爷,才知道这个铺子居然是江爷爷和江柏开的。

人群中的江柏是那样的帅气和耀眼,脸上漾着浅浅的笑,大概是卖衣服挣了钱很开心的缘故,他眼睛里都是笑意,竟显得有些活泼。

过去见到他总是冷淡的表情,此时哪里还有冷淡?全都是热情的笑,还在客人们跟他讨价还价时,夸他长得帅,让他便宜点,他被夸的害羞之下,还不好意思的笑着和客人说:“你夸我帅我也不能再便宜了呀?我们本来就是薄利多销,小本经营,不还价的啊。"

她之前就听宿舍的同学说过,一中有个谁谁谁很帅,也知道学校门口开了一家价格很便宜的服装店,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来过,每个周末,别人要么回家,要么约着出去逛一逛,她要么回家,要么在学校里看书,很少出去。

这当然不是她不愿意出去逛街,而是她没钱。

她爸爸虽然是大队书记,但主要还是在村里的社会地位高,工资其实也没有多少,她妈妈并没有工作,平时没事还喜欢打打小叶子牌,家里的全部收入,就靠她爸的那点工资,即使她爸有些不为人知的外快,这个钱也没有乱花,而是趁着村里一家一家都建起大楼房后,他们家也建了个不大不小的楼房。

不建房不行,她哥比江松还要大两岁,嫂子都带回家看过了,结婚必须得有房子。

是以,她虽然一直高高的昂着头,表现出一副很自傲的样子,但在大多数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吴中,内心却是有些自卑的。

她不愿意表现出这种没钱的窘迫来,才会一直留在学校里学习,别人说起这些话题时,她也从不去参与,装作对这些没兴趣,只对学习感兴趣。

平时除了她的同桌阮红,她也没什么朋友,独来独往。

因为她平时的这种在外的表现,寝室里偶尔讲什么八卦,也不会跟她说,她一直都不知道,原来大家口里的,校门口卖衣服店的帅哥,竟然是江柏。

她还以为是社会人士呢。

看到江爷爷她也愣了一下

,礼貌喊道:"大爷爷,你不是在山上巡山吗?怎么来吴城了?"

“是荷花啊?"江爷爷从躺椅上坐起身,笑呵呵地说:“我退休喽,一把老骨头了,巡不动山了,年前就退下来了。"

还是大队书记办的手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