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卷王的九零年代 九紫 2666 字 7个月前

在这之后,他们也没有去声张,而是暗暗去寻找真县令的家人,让他们去认尸。这桩案子在时隔大半年后,才终于告破,比江柠原本知道的世界,早了足足六年多。

江柠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案子告破了,是因为这个案子太具有特殊性,一个京里下派下去的官员,居然能够被凶手替代,当了大半年的县令无人知,案子破了后,媒体报导出来,江柠才从新闻中看到。

吴公安之前就已经因为前面破的几个案子,已经升为了大队长,这一次直接被提拔为了公安局政委。

很明显,他的名字是在上面挂上号了,别看他现在局机关小了点,可政委属于副县级,再往上升就是局长了。

就连吴公安的爱人都没有想到,他人到中年,居然还能官运亨通,从一个刑侦大队的教导员,升到了‘副县级’。

如今他们刑侦大队,人手四本《大宋》实体书,办公室内的杂志《武侠》,更是摞了厚厚一堆,他们不是在报刊亭买的,而是直接订阅了一年的《武侠》杂志,每期新上市的杂志出现,就会直接送到他们局里来。

现在他们每天,没事就研究《大宋》,想从《大宋》里面,看还能不能抠出什么线索来。

可惜后面的一个案子,他们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什么来,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武侠世界的虚构出来的案子。

吴政委也看了最新一期的《武侠》,发现《大宋》已经完结了。

别的杂志社的人,都期望《大宋》早点完结,只有吴政委他们,希望《大宋》不要完结,写多点,再写多点,不管背后这个作者是谁,是如何得知的这些线索,他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醒他们,不管对于他们刑侦人员,还是对于死者和死者们的家属来说,都是好事,他们查案都来不及,又何必去深究这个提醒他们线索的人是谁呢?

他还有些遗憾,恨不能《大

宋》能够永远写下去,没想到这么快就完结了。

想到此,他目光不由又落到了档案室,看那个安静的在档案室整理档案的小陈,然后目光又落到柠萌新出的作品《白蛇修仙的那些年》上,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

不管和案子相不相关,他们局的人都已经养成了每周固定去看柠萌最新的作品的习惯。

江柏二模三模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江柠也根据江柏考出来的三模的成绩,帮他分析志愿表要填哪个学校。

他们这一届的考生,高考前填志愿表的政策尚未改革,所以三模之后,他就要去沪市先填志愿表了。

他这次去沪市,就直接在沪市待到高考结束才回来了,为了照顾他的饮食,江爷爷是关了店门,陪他一起去的。

他们走前,江柠就叮嘱江柏:“直接跟你在沪市高中的班主任或者学校老师们打听,哪里有可以租的房子,最好离学校近一点,每天能够在学校食堂吃饭最好,如果不能的话,最好租的房子有厨房。"

江柠买的房子周围还在建设当中,杂乱一片,不仅环境吵杂,不适合高考生居住,她的房子目前也只有一个公寓房装修了,别墅和其它公寓房,要么是还没装修,要么还是期房没下来,离的也远,根本不适合当他们如今的落脚地。

到了高三之后,一中附近的房子几乎全被人租光了,很多在乎孩子成绩的父母,都会来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贴身照顾孩子的学习,一般都是父亲留在外面工作或在家务农,母亲来到学校伴读。

有的一整个学年都在伴读,少的,最后一个月也得过来照顾学生。

江柏这种情况,尤其需要有个人来帮他在学习之余,解决他一日三餐的饮食问题。江柠走不开,江爸江妈那边联系不上,江爷爷做饭贼难吃,没办法,只能请了江大伯母来。

可江大伯母一辈子都没出过水埠镇,除了江家村和她的娘家外,她连吴城都没有去过,更别说让她去沪市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了,她又不识字,语言也不通,她怕她出去买个菜迷路了都不知道怎么走回来。

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江大伯娘也是真的怕。

江大伯也不让江大伯娘出去,让江爷爷去找江姑姑去。

江姑姑每天店里生意走不开,她虽和公公婆婆住一个屋檐下,却是分

了家的,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

江姑父和三个堂哥目前都接了水埠镇新街建房的活,活没干完人也走不开。

最终没办法,还是江爷爷陪江柏去的沪市。

有江爷爷在,江柏心底就有了主心骨,而且他可能还要反过来照顾江爷爷的缘故,这使得他不知不觉就立了起来,带着江爷爷坐车到沪市,再去他学籍所在的高中。

不知道是不是在沪市买了房子的缘故,哪怕这个房子还没下来,他也没有见过房产证,江柏还是莫名的对这个城市有了一点说不出来的归属感,也不像过去那么害怕离开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