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你们应该知道,现在是人多房子少。也应该知道,抢劫、闹事、杀人……都是死罪。外面站着的就是执法队,哦对了我还是执法队的队长,你们尽管闹。”

俞悦桐的普通话很标准,虽然不是播音腔,但咬字很清晰,数个音箱将她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被怒火烧掉理智情绪崩溃的人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现在死了就是便宜别人了,不行不行,凭什么要让我的死为别人铺路?不行不行。

俞悦桐给了一点时间让他们大脑发热的冷静了下来,然后才缓缓地开口。

“如果可以,我不想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死去,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比你们值得拿出来说的,也就是运气好一些了。”

“大家知道,我们这片区域是由我负责,上面有将我们作为试点的意思在里面。假设我们的试点方案很成功,其他地区也能按照第一批的计划合理把人全部安置妥当,五万人的数量就不可能再增加。”

“破屋”效应永远是最好用的手段。

人均四平的面积让人绝望窒息,但一说四平可能变二平,这下四平也成了能接受的“好条件”。

俞悦桐看着下面眼中再一次燃起希望的同胞,心里却没有多少欢喜。

四平也好,二平也好,难道这是什么值得令人幸福的数字吗?

不过接下来俞悦桐说的东西,就更颠覆人的认知了。

“大家打开手机,这是临时做的效果图,可能有些粗糙,但直观这个优点还是挺不错的。”

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还在广场上待着的所有人都很听话,然而看到效果图,所有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这是……什么?!”

年纪大一点的人惊讶地喊出声,但年纪小一点的年轻人和孩子就接受良好了。

“好酷!好有科幻的感觉啊!”

“游戏仓?”

“应该是胶囊房吧?”

“……”

胶囊房是前几年在水巷市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宾馆。

香江市地小人多房价高得离谱,底层老百姓只能租“鸽子笼”,日复一日的工作,仅仅是维持生存就已经竭尽全力,再办不到其他。

水巷市和香江离得很近,这几年经济比香江发展得更好,外来打工和出差群体很多。

水巷市的房租同样便宜不到哪里去,房价贵得让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