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六月某某考生因为中暑晕倒在考场上的新闻出现过不止一次。

今年的六月没有高考,自然也没有这种新闻。

但都已经六月了,一点热起来要换短袖的迹象都没有,那就有些不正常了。

“别在这里危言耸听了!这些专家不都解释过了吗?!海平面上升,热量都被水吸走了,温度低点有什么奇怪的。”

俞悦桐继续说:“那这样不该是多下雨吗?水蒸发了那么多,一场雨都没下过,不是很奇怪吗?”

“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了!”

俞悦桐慢吞吞地说:“我也就是提个意见,建不建水塔什么的,老实说我都没有什么关系,拿着建水塔的钱去多买点矿泉水还更划算。”

话题是俞悦桐挑起来了,最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是她,不想惹事的样子让人看得气不打一出来。

“你、你倒是再坚持一下啊!”

俞悦桐摊摊手:“要建水塔的话,肯定是在公摊面积上的,我一个想不想的没什么用,大家同意了才行。”

俞悦桐的确是无所谓的,她囤得水多,外面有没有水都无所谓,只是考虑到只有她一家保持整洁太过显眼,才会提出建水塔的事情。

现在大家手头都困难,出钱建个没什么用的水塔的确十分鸡肋,俞悦桐也能理解反对者的心理。

但现实就是这么没有逻辑地方复无常。

当所有人都觉得不会缺水时,老天不下雨了。

之前上升的海平面经过长达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光照蒸发后,积水不仅全部退去,甚至造成了河床裸-露。

作者有话说:

? 第63章

建不建水塔这件事, 在业主群里算是算是吵翻了天,但不管小区里搞不搞,俞悦桐家里都要再弄一个水箱。

俞悦桐家的水循环系统弄得很细,但细是一回事, 储水量又是一回事。

现在家里的水循环系统是往多次利用水资源的方向最大程度的利用水, 但考虑到空间, 家里的水箱并不大。

算上每个小水箱的出水量,加起来也不过50吨。

几天一洗澡的冬天,俞家每个月的用水量也在80吨左右。

水资源虽然方复多次地使用,但家里养着鱼种着菜,人口也不少, 80吨水已经是相当节省的数字了。

今年将会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天气, 再怎么节省, 吃喝用水也是需要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