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俞悦桐负责高处的竹叶, 青绿的竹叶很嫩, 绿油油水灵灵的, 带着竹叶特有的清香,但是比普通的竹叶大很多,片片有她半个巴掌宽。

这种竹叶可以拿回去就用,但也可以晒干后储存起来。

一百片干竹叶,再用稻草杆一捆,就是市面上卖的粽叶了。

新鲜的竹叶不好摘,不借助剪刀的话很难从竹子上掰下来,但剪刀用多了之后整只手都是酸的。

所以俞悦桐用手套和刀片自制了一个小工具。

食指指尖的部位缝上一片铁片,再将刀片缝到大拇指的指尖,轻轻一掐,竹叶就从竹子上被“剪”下来了。

这种方法让俞奶奶的速度都变快了不少。

俞悦桐承包了最上层和中下层的叶片,俞奶奶和俞外婆无需弯腰就能收割一把又一把的叶子。

最后走的时候将东西全部放到养鸡场,养鸡场接了附近的山泉水,去年雨多天气冷,雪化后从山上留下来的水多得不行,俞爸爸买了几根管子一接,就有现成的水用了。

这些水比自来水的安全性是差一些,但用来冲洗养鸡场浇地洗东西却是正好的。

竹叶冲洗后,之前买来晒萝卜干土豆的塑料布再一次地派上了用场,再盖上一层便宜的蚊帐布压好防止竹叶被风吹走,就可以不用管了。

田里有监控,东西也不是多值钱,直接放着等竹叶全部干透就能捆起来卖了。

“别看这东西不起眼,但还挺能赚的。”俞奶奶数着钱,笑得见牙不见眼。

随着端午节越来越近,买粽叶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百片粽叶一捆,一捆十五块。

箬竹叶虽然是野生野长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自己摘,也就十五块钱,虽然比去年是贵了不少,但物价都在涨,也不是天天把粽叶当饭吃,贵也就贵点吧。

收新鲜箬竹叶的人也多了起来,一斤十块钱。

俞奶奶没卖,而是自己晒干散卖,这样卖多少就能赚多少。

虽然卖得慢一些,但挣得比卖给中间商多多了!

俞奶奶算了算,按照自己现在的摘的速度,一天大概能赚一千多!

就是自己散卖卖得慢。

“奶奶,粽叶马上就过季了,到时候想卖就更难了,你看家里还有这么多,留一部分你自己慢慢卖,剩下的全卖给收竹叶的吧。”

俞悦桐见她一副不甘心的样子,叹了一口气:“卖不出去就一分钱也挣不回来了。”

俞奶奶也知道是这个道理,但她就是心里不得劲:“我辛辛苦苦摘的,他什么力气也没出,倒手就能赚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