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想的,后妈那么好当吗,而且眼下哪有经济条件真正好的人,如果往后推十年二十年的还行,可以嫁个富商,平时多薅点钱,将来孩子不孝顺,也有钱养老,就是离婚,那也能分一笔财产。”林二少吐槽道。“现在当后妈,就是给人家当免费保姆。”

哪怕有着一颗当咸鱼的心,该干的也得干。

就像他,不也被迫火速办了家照相馆,明天就要开业了。

本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开业他们不打算邀请任何人,邻居亲戚都不请。

没有开业典礼,也没有宣传单,只有一挂红鞭炮,鞭炮声一响,照相馆变正式营业了。

林二少总算是可以歇歇了,租门面、跑执照、买材料、找工人这些事情没人能帮他分担,但照相馆开了就不一样了,拍照化妆有老婆,招待客人有刘伯伯,打扫卫生有强子。

他作为老板,只需要每天买买菜。

不需要早起,不需要去店里,连做饭也有强子,而且家务活强子也都包了,用不着他。

穿越至今,林二少总算是过上了咸鱼一样的生活。

早上,起床的时候已经七点钟了,不是不能睡更久,而是没有夜生活的林二少也只能睡到早上这个时候了。

起来就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吃完饭,老岳丈去上班,强子收拾碗筷,老婆化妆,刘伯伯看报纸,之后三个人一起去店里,只剩下林二少和年年在家里头。

林年年给自己制定了课程表,像学校那样,定时上课下课,一天两次眼保健操,早操不落下,该有的体育课也安排上。

林二少呢,全天唯一的任务就是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菜买回来。

上午看看报纸,下午暖和的时候去外头溜达溜达,还真别说,这时候的京市别有一番韵味,满大街的人都穿的鼓鼓囊囊,街上小半的人都蹬着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就比较少了,比三轮车更少的是小轿车,比公交车都少。

摆地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像家属楼这边,就多了个摆摊卖烤地瓜和炒瓜子的摊位。

林二少实在无聊,一个人去看了好几场电影,很快就腻歪了。

又跑去学溜冰,刚刚学会滑又觉得没意思了,周围的年轻人们都是成双结对的,只有他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休息了没几天的林二少,跑去陪老婆了,上午陪女儿在家学习,下午陪老婆上班,晚上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用刘老爷子的收音机听评书。

啧啧啧,这日子过的,用隔壁许凤兰的话来说,她到儿子家养老都没有姜家的上门女婿过得滋润。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