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还是我来吧,你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都回去歇着。”姜父拄着拐杖走到厨房,把小两口往外撵,这么点碗筷,加上两口锅,都洗出来也就是五六分钟的事儿。

“不不不,爸,您回去坐着吧,还是我来,刚刚那只是意外。”林二少不肯。

穿书不能把一个懒人变得勤快,林二少还是原来的林二少,但凡老爷子是个四肢健全的人,这个懒他躲也就躲了,但老爷子刷个牙都需要用一只手扶住洗手池。

饭他不会做,碗还不能刷吗。

“是啊爸,让林……向北刷,我扶您回去,咱们这么久没见了,您就不想跟我好好聊聊。”姜露冲着老公做了个‘加油’的动作,便扶着老爷子往外走。

小两口的感情看起来是真好,姜父心里头高兴,他跟孩子妈结婚这么多年,太知道夫妻感情不好是什么滋味儿了,还好女儿和女婿不是这样。

虽然有拍戏的经验,在生活里头也是个戏精,但和姜父相处时,姜露并没有把自己演成原身。

她和原身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人,现在住在姜家,不可能时时刻刻扮演原身,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原身下乡七年,这七年里原身和姜父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为人妻,又为人母,性格有所改变也是正常的。

走在充满时代感的京市大街上,和他记忆中几十年后的模样大相径庭。

林二少以前来过几次京市,一次是旅游,一次是去故宫探班还是女朋友时的老婆,最后一次是过来看奥运。

当然林二少关注的不是这里的环境,而是这里的人,准确的说是不同的人在做的不同的工作。

骑三轮车拉人拉货的哥们,一脑门的汗,头发像洗过的一样,往下滴汗。

拎着蛇皮袋捡破烂儿的老大爷,背弓成虾子,没有手套,也没有夹子,捡什么东西都靠手。

好不容易走到市场,不是卖菜的,就是卖鸡鸭鱼蛋的,说是摊子,可货品直接摆地上,而且连个遮阳棚都没有。

还有条类似劳务市场的街,一群人或站或坐或蹲在地上,等着被挑选,等着活来。

“大哥,一般都有什么活?”林二少跑到一个面容和善的老大哥跟前,学着许多人的样子蹲下。

“也是刚回城吧。”面容和善的老大哥了然道,“以前等活的没这么多人,最近这一个月得多出来一半,都是返城的知青,活越来越难等了,你要有别的门路就别来这儿。”

但凡有点门路的人,别说临时工了,就是替临时工干活,也比在这儿蹲的强。

“我也不是怕你抢活,这里这么多人呢,多你一个也不多,实在是挣不了多少,人多活少,有时候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等到了也挣不了多少,为了有活干,好多人主动往下降价。”

但在这儿蹲着好歹能挣点,比在家闲着难受强。

林二少点头,看街上的样子,确实是人多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