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只在家中歇息了一日,就打马去了京郊的皇庄上,这里有特意建造的暖棚,是转为宫中做搭的。

暖棚整体以琉璃、玻璃搭建,还在四周埋了许多铜管子,内里灌入热水,确保在隆冬时节,也能调节暖棚内的温度,模糊四季。不过从前这暖棚里头,多是用来栽种名贵花草,拿来种植农作物,倒是十分少见。

那庄子里的管事早就得了令,见着贾琏过来十分恭敬,亲自迎了他进去:“贾将军贵足踏贱地,我们这庄子可真真是蓬荜生辉了。”

贾琏轻笑一声,正色道:“我是奉了皇命来此,协助你们培育红薯和玉米的。只是要提前说好,我从前并未种过庄稼,所懂得不过纸上谈兵,万事咱们商量着来吧,总归这种子十分稀罕,普天之下只有这么多,若是没了就是你我二人的罪过了。”

那管事见他说的严重,也不由得敛了笑意,郑重点头:“将军说的我都知晓了,这是千秋万代的好事儿,我自然要上一百二十个心的。”

两人相视一笑,自去暖棚育种培植不提。

忙忙碌碌五个月,贾琏连年都不曾过好,终于在二月底的时候,成功收获了第一批粮食。

因为种子实在是少,故此即便贾琏十分精心,又有王熙凤时不时的暗中托梦提醒,那玉米也才种了两分地的,而红薯更是只培育出几株罢了。可即便如此,也能看出这种子的高产,两分地的玉米收了三百多斤,八株红薯也收了五十多斤,堪称大丰收。

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司徒曜喜的大喊三声好,当即就要大赦天下,以庆祝大乾国得此神物。

贾琏在一旁见了,心中也觉得欢喜,他第一次从头到尾的种了一次地,这才觉得粮食难得,百姓艰辛。若是能有这样的高产作物,日后百姓就能填饱肚子,日子稍微过得更安稳些了。

待到司徒曜回过神来,冲着贾琏朗声道:“贾卿如此功劳,朕必定要重重的赏你!封个国公都不为过了,堪称当代神农!”

贾琏忙拜倒在地,推辞道:“臣不敢领受这等隆恩,臣只是顺手带回了种子来,真正的有功之臣,乃是那赠粮的道士。只是如今寻不到他,倒叫臣出了这个风头。”

司徒曜不以为意,招手示意他起身:“那位老仙师自然有功,可贾卿也有功劳,朕自然该当赏罚分明,不能寒了天下有功之臣的心。”

贾琏闻言忐忑道:“臣愧领,只是国公一职是万万不敢的。从前臣的先祖和祖父,在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几经生死才得了国公的爵位,臣如今这寸许之功,安敢与祖先同列,万请陛下三思。”

司徒曜心中对贾琏的谦逊很是满意,只是他也是真心想要封赏贾琏的,不过对方这说的也有道理,故此他也思索了片刻。既然国公之位贾琏不要,不如就提一提贾赦的爵位,封个侯爷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