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父爱如山

一开始,是说王亥名副其实,不仅是王姓始祖,也是史上第一个老王,绵臣是因为自己的妻子看上了王亥,因而生恨,才在一怒之下,派人刺杀,大卸八块。

然后演变进化,变成绵臣的妻子虽然看上了王亥,但绵臣有绿帽癖,不仅没杀人,反而替王亥把风,与王亥同行的弟弟王恒心生嫉妒,这样的好事怎么没发生在我身上?于是愤而带人,把哥哥给杀了。

最后,纣王对万国宣战了,大家撕破脸,诸侯贵族们想要攻讦商人得国不正,但成汤显然黑不得,夏桀行事比纣王还恶劣,成汤真是替天行道,于是就往上找,找着了王亥。

说王恒不是心生嫉妒,而是得了王亥的儿子上甲微的授意,专门找借口刺杀王亥,当时的王亥已经七老八十了,上甲微等不及了,想上位,天下岂有六十年之世子乎?

杀了王亥,上甲微不仅能上位,因为王亥在族中极为得人心,还能再借着王亥之死的由头,以复仇为名提升族人士气,同仇敌忾,攻打有易国,扩张势力。

放在以往,姬旦的这番话没什么意外,王亥说到底,还是个大贤人,而且和姬昌一样喜欢搞副业,一个经商,一个种田,得人心的程度,以及部族势力,乃至被囚上国,都如出一辙,用王亥的事迹做比喻,倒也算是恰当。

可姬昌在受过“刺杀”之后,就不这么觉得了。

那些刺客会不会也是自己的儿子派来的?

一旦往这里开始想,姬昌就停不下来了。

刺客怎么会专门自曝家门?

诸侯贵族虽然都在黑纣王,但他们打心底知道,其实纣王还是有点能耐的,即使再忌惮他姬昌,不可能傻到在大商境内喊着口号玩刺杀,那等于平添污名。

可要是将那些刺客当成西岐所派遣的,一切就说得通了。

想要栽赃给纣王,管他纣王圣明还是昏庸,脏水泼上去,那就是他干的。

就和王亥一样,姬昌在西岐得人心,而且西岐众人都知道姬昌已经被放归,突然得知姬昌死讯,怎能不同仇敌忾?

哀兵必胜,而且更加师出有名,怎么想都是好事。

姬昌的视线在几个儿子之间跳动。

姬发不可能做这种事,他是真的孝顺,而且姬发一直对外称是代父称天子,即使周有二王,国有二主,也不碍事。

姬旦有可能,倒不是说姬旦不孝,姬昌深知自己这个儿子智略深沉,而且理智的过分。

自己七老八十了,眼看着就要寿终正寝,现在又快要开始伐纣大业,万一在伐纣途中,自己这个老大死了怎么办?

那得对前线造成多大的打击?后续的继位什么的,也是个麻烦,毕竟有一百子。

如果自己在伐纣之前死了,不仅能让西岐同仇敌忾,师出有名,还能解决一堆麻烦,姬旦在权衡利弊后,很可能这么做。

姬昌看见了姬旦身后的护卫,那些护卫与来袭的刺客打扮差不多,他心脏猛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