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该不会真有人以为兵多将广就能平推西岐吧?

他轻咳两声:“既然如此,诸卿有何办法安置?”

群臣一愣,如何安置?

哎呀,还真没想过,昨天只是将流民们匆匆安置在帐篷里,现在多半还是人挤人睡着,十多万人可不是个小数目。

第一次入朝的张山连忙道:“陛下,臣也不曾想到百姓们竟如此心慕圣恩,本来一开始只有几百人,没想到数目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这十数万人,臣……臣……”

他只想着将十多万百姓带到朝歌,便能体现出纣王的英明神武,让四方之民仰慕,可这其中问题多多。

看到群臣有些束手无策,子受大义凛然道:“这十数万百姓慕名而来,满怀希望,昨日卿等都看见了,他们衣衫残破,须发皆乱,其中有无数如那王老五一般的人,他们这一路跋涉,又有多少艰辛?!”

“诸卿可曾想过,一旦不能妥善安置,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后果相当严重,人们报以希望来到朝歌,不仅没看见希望,还被一把推入深渊,绝望的人们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这种风险便是子受也不敢冒,指不定当场就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阐教众人再借机来一手此乃天意进行打击报复,到时候怕是连鹿台自焚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对于这些流民,子受的想法是竭尽全力接收,哪怕损耗国力,为此再融掉几个老祖宗的青铜礼器,抄几个贵族的家,也在所不惜。

养着这些流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昏庸,因为这是件不可取的事。

昆仑公就曾评价过,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问题在于打了胜仗,俘虏太多,消化不了,被姬发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自己这边经过两次叛乱,一次被入侵,俘虏已经多了一堆,虽然有人在北地修建长城二期工程,有人在扩建朝歌,有人在挖矿修路建沿途驿站,但总的来说,几近饱和,问题多多了。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没有人敢头一个回应,要是闻大爷在还好,可大爷南征去了,朝中的百官之首是商容,可他是个文官,还因为昨天在淇水河畔站了一天,受了些风寒,被强制休沐了。

众人半天拿不出个办法,张山觉得流民是自己带来的,得负责,他绞尽脑汁道:“不如将他们充入军中?陛下本来就打算解救诸侯手中的奴隶,为何不将流民也充入军中呢?”

鲁雄一听,直接拿出兵部尚书的身份来压人,连声道:“张将军此举不可!那些流民都是难民,素质极低,鱼龙混杂,虽说他们也是因为受了兵灾,无法生计,我也知道朝廷不安排他们,难免会生出祸端,但每招一批这样人充入行伍,国库的负担就要更重一些,却不会增加多少战斗力,于国不利!”

立时便有户部的抠门官员附和道:“鲁将军说的极是,如今国库虽有了民间田赋补充,贵族也答应缴纳田赋,却依然算不得富裕,若要将流民充军,粮饷方面也有不少问题。”

子受眼睛亮了起来,昆仑公说的没错啊!人一多,朝歌消耗不了,问题就来了!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