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背”水一战

再等到后续援军抵达,闻大爷来接手大军,一切都不是问题。

已经做好了所有打败仗的准备,可敌人不配合啊!

诱敌是可行的,而且就是因为士气低迷,敌军才会趁虚攻打,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能把诱出来的敌人打败,才叫诱敌,被诱出来的敌人打败了,那叫个锤子诱敌。

方相、方弼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可即使诱敌成功,将士士气不高,无法对敌,只恐有失”

看吧,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赵光义不也是攻城不利士气低迷,才有了辽军出城野战?

结果诞生了高粱河车神,这叫哪门子诱敌,这是送人头!

本以为晁雷脑补不出来了,没想到他故作深沉的一笑,拱手一脸恭敬道:“陛下神机妙算,早有布置。”

“陛下故意领军连续攻城不利,不仅是诱敌之计,更是疲敌之计,是佯攻是休息,皆在我军一念之中,而鄂顺却需要时刻防备我军攻城,久而久之,我等虽然攻城不利,但鄂军也身心俱疲。”

“如此一来,两军正面作战,胜负也只在伯仲之间,鄂顺即使被引诱而出,也只会选择奇袭大营。”

“奇奇袭?”

“我军每逢风吹雨打,便会在营中休息放松警惕,鄂顺必然会趁机袭营,两位将军可莫要忘了,大营在何处。”

“高高粱河?”

“正是,背水扎营。”晁雷点头,继续道:“鄂顺与鄂军将士皆已在诱敌嘲讽下恼羞成怒,必然选择袭营,只需遣两三人警戒河畔,便无水攻之患,而背水扎营虽有风险,却也有得利之处。”

“得利之处?”

“士气,我军战力低下的最大原因,便是因为攻城不利士气低下,但背靠高粱河,又无船只,再无退路,背水一战必然能激起将士士气,我军便可大胜!”

方相、方弼眼前一亮:“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陛下当真妙计!”

子受愣了愣,光想着赵光义与徐晃背水扎营的大败,险些忘了韩信的背水一战。

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兵书的记载,背水一战确实能提升士气。

想来赵光义攻城不利,辽军来攻时据高梁河为抵御,多半也是想着以背水一战提提士气。

这么一说,思路也没有错,只是赵光义失败了。

子受表情变得古怪起来,放在赵光义身上会失败,放在自己身上,就有些微妙了。

万一真给他背水一战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