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小子姬发从无称王之心

东伯侯姜桓楚立即出列道:“臣等深受君恩,官居总镇,日夜兢兢,常恐有负君心,纵有犬马微劳,不过臣子分内之事,尚不足报于万一,又何劳陛下垂念!臣等不胜感激!”

有姜桓楚这句话,无论是纣王还是诸侯,面子都有了。

子受却是有些不满,你咋插话呢?

你知道我要干啥吗?

你还是我老丈人,有你这么添堵的?

今晚就惩罚你女儿!

子受轻笑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一句话还没说完,诸侯心中波澜四起。

这句话,是李靖变法的初衷之一,功必赏过必罚是建立在诸侯贵族平民百姓一视同仁的情况下啊!

子受继续道:“朕无甚功劳,枉受朝贺,心中有愧,思来想去,终得一策。”

“姜桓楚何在?”

“臣在。”

“传朕旨意,封姜桓楚为齐王!”

群臣面面相觑,封王?

当今天下只有一个王,镇国武成王。

黄家三代忠良,戍守边疆立下大功,到了黄飞虎这代,妹妹入宫为妃,与商王关系密切,所以获封镇国武成王。

名义上来说地位仅次于纣王,实际上没有地盘,所谓的王号就是个虚名。

姜桓楚不同,东伯侯是有地盘的,而且东伯侯的地盘和平灵王那种小国之君不同,有钱有粮,兵强马壮,获得王号后地位与实力匹配,足以与大商掰手腕。

姬昌一直谋划着称王,为此还得不断刷声望,做样子,积蓄实力,但这么一句话,就让姜桓楚做到了姬昌一辈子没做到的事。

群臣多有不解,可细细一想,却又有些道理。

姜桓楚世镇东疆,女儿入宫为妃,儿子为黎郡郡守,更是吹响了郡县制改革的号角,虽说是贵族里的二五仔,但深得纣王之心,除此二人外,姜桓楚再无子嗣,封王虽有风险,但利益更大。

看看诸侯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并不乐意见到姜桓楚封王。

这无疑是纣王在拉拢姜桓楚,四镇诸侯仅次于纣王,舔狗似的北伯侯崇侯虎自然不必多说,东伯侯姜桓楚是外戚,儿子女儿又都亲近纣王,因此更靠近大商。

如今正是纣王与诸侯矛盾最明显的时候,等到焚书时,只怕更严重。

而一手封王,拉拢姜桓楚,却是让纣王握住了四镇诸侯之中的两镇。

子受看着下方一个个怪异的表情,叹了口气。

我这儿话才说了一半,你们一个个的就开始考虑其中的弯弯绕绕,没救了。

子受轻咳一声,继续道:“崇侯虎何在?”

“臣在。”

“传朕旨意,封崇侯虎为晋王!”

“鄂崇禹何在?”

“封鄂崇禹为楚王!”

有人觉得不对劲了,姜桓楚、鄂崇禹好说,全是亲近纣王的诸侯,怎么连鄂崇禹也封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