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避刺能力MAX

“有何所得?说来朕听听。”

子受决定想办法给罗宣来个误导,有所得,也要让他反向操作得出个能助涨昏庸值的东西。

“幸赖陛下令臣相助铸钱,臣观之,凡铸钱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气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仙人就是不好,说话文绉绉的,云中子就是其中典型,现在看来,罗宣也不咋地。

他前阵子觉得融青铜器速度不够快,让老罗搭把手铸钱,铸出了心得。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在炉中加入铜和锡而进行熔化铸钱,一开始是黑浊的焰色,然后,呈现黄白的焰色,最后呈现青白颜色,而炉火纯青就是可以开炉铸造的时机。

似乎是罗宣发现了温度?

这时候还没有标准温度的概念,只能靠巧匠肉眼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温度的高低,以及窑、炉内气氛。

这么一说,刚才罗宣对着炭窑发呆,其实是在观察温度?

“臣又见冬日封河、春日开河,便试铸一长口瓶,内存水,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最古之温度计?

听说温度计的雏形就是个长口瓶子,你想干什么?

子受沉着脸,我怎么能让你成功呢?

“罗宣。”

“臣”

罗宣不明所以,怎么陛下突然变了脸?

“你为人臣,不务正业,身居炭房总管,却想什么开河、封河,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又有何用?”

罗宣一惊,刚刚陛下佯装亲切,竟然是试探?

陛下他使诈?

套我的话?

可转念一想,说的也是。

冰瓶有啥用啊!

知道天下之寒、鱼鳖之藏有什么用?

知道也就是知道了。

用在炼铜铸钱上?

不行,还是得靠巧匠掌握温度,冰瓶根本判断不出炉中温度啊!

自己完全想差了!

看到赵公明师兄制定度量衡,量长短称轻重,以为弄出个能测量冷暖的东西便会有功德。

可他完全忘了,长短轻重需要更精确,冷暖量得再精确也干不了什么。

于民无用!

子受觉得罗宣身边都不那么暖和了,看来自己这一番话,对罗宣来说几如五雷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