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这个时候,他已可肯定的确定一点:他寥寥数语略施小计,已经成功地离间了梁发和孙财梁彼此之间的信任。

这点小事,楚羽只是顺便为之。

大权才掌,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一发千钧。这个时候的楚羽,他还有很多大事等待着他去做。

他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狂生,他夺义兄辰源的权,只是手段,他要改革“青衣楼”,更弦易张,才是目的。

他很早就不满意辰源把“青衣楼”仅限于江湖格局之中,在他眼里,那是一种“不思进取、不思上进”的行为。

布青衣亡后,辰源开始认为,一旦将组织与朝廷党派挂钩联姻,“青衣楼”就会失去了原来的特性和本质,而变成了宦官朝臣的斗争倾轧的工具和刽子手。

楚羽则完全不同意兄长的观点。

他认为,组织要充分利用朝廷的力量,从军方、军功、军职着手替升,这是正路。此值兵荒马乱,朝廷各派系与外敌番寇或交战、或求和,党争不断,祸变丛生,楚羽就要藉组织的势力,与朝廷诸位大佬讨价还价,晋身宦途,一搏功名,从武林人物摇身一变为纵横捭阖于朝堂的掌权大将,再反过来藉军威号令天下武林,一统江湖。

楚羽夺权之后,他矢志要改革“青衣楼”的政策和实力,来扩大、壮大他在朝堂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要做天下第一。

他非但要他的“青衣楼”成为“京师”第一大帮会,而且还要继续成为江湖上、武林中的第一大势力。

他认为辰源的目光和眼界,太短浅狭窄了。

辰源不想去招惹江湖恩怨,可是,你若不够强大,别人一旦壮大起来,就会来主动惹你。与其后下手遭殃,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就以辰“青衣楼”对“大风堂”的斗争为例,云飞扬暴死、孟东堂遇害、熊东怖自立为王、安东野下狱,“青衣楼”几次都有一鼓作气灭掉“大风堂”的机会;然而,“青衣楼”一旦占了上风,辰源便下令各分楼所属,不许对其赶尽杀绝,见好就收。

对此,楚羽也曾无数次劝说过苏义兄,辰源却说什么:“做人一条线,日后好相见。如果你逼的太狠、太急、太绝,只会逼得所有残余帮会齿亡唇寒、都联手起来和我们背水一战,到了那时,别说什么开疆扩土,怕是连原本的家业都保不住了;况且,京里现在有‘权力帮’、‘高二党’、‘富贵集团’与我们一楼一堂,五股势力相互抵销,一旦我们吞掉‘大风堂’,实力暴涨,就会有人心惊胆寒、有人眼红心热,高处不胜寒,目标突显,树大招风,迟早有一天,也一定给人连根拔起,追悔莫及。”

可是,楚羽却不怕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