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页

李治的年纪并不大,准确地说,他还是一个少年。

明空比李治大四岁,可想而知李治的年纪。

对于一个少年,是不能要求过高的。

实际上,李治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子,是因为李世民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不能说李治没有能力,实际上李治是在皇帝中最被低估的几个人之一。

没办法,他的地位实在是太尴尬,前后两个人也实在是太猛。

前面是即便在历代明君当中也排的上号的老爹唐太宗,后面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无双无对的女帝,他被夹在中间,自然十分不显眼。

然而在李治的治下,唐朝的版图才是最大的,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明空都不及李治。

纵观李治一生,虽然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这一个中规中矩,就已经很难得了。

做皇帝的,能够控制住自己不瞎折腾,这种自制力就非常难能可贵了,比起某个自称“十全老人”的逗比,李治至少要强出了两个赵光义。

不过现在还十分年轻的李治在听到赵昊的话后已经快要吐血了,李世民一走,他就是场间最为尊贵之人,必须要站出来主持局面。

可是明空的师父,宋阀的女婿,这两人发生冲突,他这个太子处理起来确实十分棘手。

还好李治有一个好舅舅,对于自己这个外甥,长孙无忌还是很满意的。

长孙家的未来,在长孙无忌看来以后就落在李治的身上了,他不容许李治出现丝毫的差错。

“道尊,这个局面,也只有你能解了。”长孙无忌来到君宝的身边低声说道。

很多时候李世民因为身份的原因必须避嫌,但是有些人大唐又不能得罪,必须要说的上话,而长孙无忌做的就是这个中间人。

李世民设凌烟阁,供奉大唐从建立到现在一共二十四位最杰出的功臣,而在这二十四位功臣当中,长孙无忌不是文采最好的那一个,不是战功最显赫的那一个,甚至也不是地位最高的那一个,但是他却是李世民钦点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