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成问题,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过,情况就难料了。所以摆在嬴政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能使六国不再“合纵”,让秦军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的纠缠,以免消耗国力。

离间东方国家,虽然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李斯等人正在从事着这项工作,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更为有利,则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消灭六国,统一中国,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的事情,年轻的嬴政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

另外,当时秦国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战将如云,猛将成群,而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却没有。靠谁去指挥这些只善拼杀的战将呢?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呢?这是嬴政非常关心的问题。

也正好是那一年,此人来到了秦国。

他以前叫尉缭,现在被人称之为尉缭子。

这一世乃兵家盛世,而尉缭子是唯一一个有资格称子的兵家传人。

第029章 天之大势

尉缭是秦灭六国的总指挥官,虽然他从始到终都没有亲自上阵,但是他的手笔贯穿始终。

嬴政做事向来大气,虽然尉缭寸功未力,但是他展现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嬴政便放手让他做事。

在尉缭的规划下,大秦铁骑先后攻灭六国,成就了无数将星,而他本人也随之名扬天下。

只是尉缭并没有接受嬴政的封赏,而是在功成之后便想立即身退。

在尉缭看来,嬴政行事太过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旦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其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侍奉这样的主公,尤其是侍奉已经称帝的嬴政,危险实在是太大,尉缭不想冒这个险。

只是嬴政当然不会放尉缭这样一个军事家离开秦国,秦国已经一统中原,尉缭的作用已经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了,但是他只要活着一天,就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嬴政忘不了尉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手段,所以他更不会让尉缭站在秦军的对立面。

就这样,尉缭半被软禁、半被封赏,留在了咸阳,从此却也没有再涉及过政事,将精力都放在著书立说上,现如今已经著有《尉缭子》一书,流传天下,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尉缭子》可以和《孙子》、《吴子》等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