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

少林寺群英荟萃。

众目睽睽之下,玄慈方丈眼见萧远山不依不饶,定要揭穿一切,他已无可隐藏,当即沉声道:“善哉,善哉!既造业因,便有业果。虚竹,你过来!”

虚竹走到方丈身前屈膝跪下,玄慈向他端相良久,伸手轻轻抚摸他的头顶,脸上充温柔慈爱,说道:“你在寺中二十四年,我竟始终不知你便是我的儿子!”

此言一出,群僧和众豪杰齐声大哗。各人面上神色之诧异、惊骇、鄙视、愤怒、恐惧、怜悯,形形色色,实是难以形容。玄慈方丈德高望重,武林中人无不钦仰,谁能想到他竟会做出这毛病为?

过了好半天,纷扰中才渐渐停歇。

玄慈缓缓说话,声音及是安祥镇静,一如平时:“萧老施主,你和令郎分离三十余年,不得相见,却早知他武功精进,声名鹊起,成为江湖上一等一的英雄好汉,心下自必安慰。我和我儿相见,却只道他为强梁掳去,生死不知,反而日夜为此悬心。”

萧峰闻言,仿佛有某种魔力促使他的智能急转不休,往日里种种不解之谜一朝开悟,竟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方丈此言差矣!萧某三十余年来的种种际遇一直操于方丈股掌之间,就连萧某拜入天下第一大帮,丐帮,乃至成为丐帮的帮主,眼看丐帮威名如日中天,几可比拟少林,萧某却又忽然被揭穿身份,累得丐帮声势一落千丈……此中耐人寻味之处,未必不是方丈的算计!”

此言一出,少林群僧、丐帮群丐相视的目光登时一变,众豪杰亦再次哗然。

玄慈身形颤了颤,似被击中要害,亦知此刻自己名声已毁,强辩无用,只得设法转移注意,当即提高声音,说道:“慕容博慕容老施主,当日你假传音讯,说道契丹武士要大举来少林寺夺取武学典籍,以致酿成种种大错,你可也曾丝豪内咎于内吗?”

……

藏经阁里。

那老僧侃侃而谈:“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限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我,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萧峰本觉此言大为有理,心底深处忽有一个声音在说:放屁!放屁!所谓“武学障”、“知见障”,不过是勘破有为法与无为法之间的无形窒碍罢了!不论何派武功,到了某一层次,均不可再执着于刻意施为,而要迈入无招之招、无意之意、无法之法的奇妙境地,方可继续精进,反之心有所累,强行苛求,反会损伤身体,走火入魔……

恍惚间,那老僧已“打死”了慕容博。

只听那老僧又对萧远山道:“慕容少侠倘若打死了你,你儿子势必又要杀慕容少侠为你报仇,如此怨怨相报,何时方了?不如天下的罪业都归我吧!”说着踏上一步,提起手掌,往萧远山头拍将下去。

萧峰大惊,这老僧既能一掌打死慕容博,也能打死父亲,大声喝道:“住手!”双掌齐出,向那老僧当胸猛击过去。他对那老僧本来十分敬仰,但这时为了相救父亲,只有全力奋击。那老僧伸出左掌,将萧峰双掌推来之力一挡,右掌却仍是拍向萧远山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