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页

就在他以为自己能够后发先至,渐渐追上裴矩和杨坚时,却忽闻这个足以震惊天下的消息,心里不可谓不苦涩非常——原来他与裴矩的距离不仅未曾拉近,反而越落越远。

既然是铁勒传来的消息,那么真实性毋庸置疑!

众所周知,论及人口多寡,铁勒其实才是大草原第一部族,突厥族只能排第二,可惜铁勒诸部一盘散沙,甚至还自相残杀,突厥族内部虽也分出了大大小小的山头,但到底一致对外,因能死死压制铁勒诸部,占据大草原霸主的地位。

铁勒诸部的有识之士想要统合整个铁勒部族的意愿已非一日,然而碍于种种因素,始终力有未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想方设法地打击突厥势力,向突厥的敌国出卖消息就是最惠而不费的选择。

沉默了好一会儿,长孙晟终于理清了思路,暗叹之余,目中精芒闪烁,与杨坚对视一眼。

两人都看到对方眼中对裴矩的深深忌惮以及加强合作,联手应对裴矩的意愿,除非他们愿意俯首称臣,否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对抗裴矩已成为他们的唯一出路。

杨坚拱手道:“某先走一步!”言毕策马小跑,直追前方的一辆缓缓行驶的朴实马车而去,那是大左辅李穆的座驾。

长孙晟瞥了眼杨坚的背影,微微垂下眼帘,冷意一闪而逝,“若我仍一心一意在中原经营,倒真不得不被你利用,成为对付裴矩的一把利刃,可惜我早已另有计划……”

此次裴矩所展现的惊世骇俗的武功固然让他感到压力徒增,但细思之下,其实突厥感到的压力更大,无形中对他在突厥落子极有帮助。

……

大朝会乃是议定大政之处,国家威严所钟,甚或还会高悬“正大光明”牌匾,怎都不可能公然讨论刺杀、掳掠敌国君主之类的事件,尽管朝会上的诸多重臣对此事早已心知肚明。

于是,朝会之后,宇文赟照例在偏殿召见了三位宰辅,询问裴矩虏获了突厥大可汗的后续处理。

尉迟迥再次抢先道:“裴矩视千军万马如无物,俯首可拾一国之君的首级……如此人物,委实太过危险,谁能保证他不会突生异心,对陛下不利?万望陛下早作打算!”

如今他已如愿囊获相州总管(主掌邺城在内的山东六郡精华之地)之职,后两日就要出京赴任,可这并不妨碍他临走前继续给裴矩上眼药。

更何况,明确表达对另一个重臣的排斥和疑忌,同样是位极人臣者打消皇帝猜疑、获得皇帝信重的生存方式之一。

果然,宇文赟一听此言,固然未曾表示赞同,但看向尉迟迥的目光也柔和了些许,“裴太傅对朕忠心耿耿,尉迟爱卿切勿再作此等莫须有的质疑!”

杨坚目光如炬,如何看不出来宇文赟并不是当真不忌惮裴矩的武功,而是他缺乏魄力,欺软怕硬的性格决定了他在面对裴矩这等无法抗衡的力量之时,第一选择不是排斥和诛除,而是恐惧和服软,然后强行催眠他自己忽略此事,尽量保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