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佗钵脸色一变,“尊者是说,宇文邕的伤势很可能早已痊愈?”

毕玄并未直接回答,反而略带弛想道:“若我修成‘炎阳真火’,当可在三五日,至多十天半月内尽愈一切内外伤势。”

佗钵彻底死心,颓唐苦笑道:“这世道是否变化太快?为何宇文邕先是奇迹般挥师吞灭北齐,又鬼簇神推地成就无敌武功,是否天命在周呢?”

从东魏、西魏到北齐、北周,中土北方的两大势力数十年来一直你攻我伐,水火不容,却又谁也奈何不得谁,白白便宜了左右逢源的突厥。

然而就在突厥上下习惯了这种左右制衡,以为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直到北齐、北周流尽鲜血,最终给突厥狼骑一击而破之时,宇文邕异军突起,闪电般完成了此前周、齐历代帝王都没完成的统一大业,让后知后觉的突厥踌躇不决,不知该否与大周全面开战。

若只如此,不过是证明宇文邕在国与国之间的交锋上雄才大略,尚未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但随后宇文邕强势击败毕玄这草原战神的表现,却彻底给了佗钵等突厥高层当头一棒,令他们从称霸世界的美梦中苏醒过来。

好在宇文邕的无敌只是昙花一现,取而代之的宇文赟远不如宇文邕之万一,大周必将走向衰落……

但这一切侥幸,都在毕玄诉说的残酷“真相”下轰然破碎,佗钵惊骇欲绝之余,心头如遭万钧重压——原来那个屡屡创造奇迹的无敌霸主不仅未死,反而隐在暗处,时刻窥视着北方的大草原!

“大汗切不可妄自菲薄!”毕玄劝慰一句,试图以淡然自若的语气鼓起佗钵的信心,“难道大汗忘了,前次我去袭杀宇文邕时,大周内部给予的种种配合?宇文邕虽强,但他敌人也多,且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周内部。若我突厥狼骑迫不及待地南下相攻,在生死存亡下,他们还可能继续连结一气抵御我军;可若我突厥暂时与之相安无事,那么大周内部的争权夺势必将愈趋残酷。那时候,宇文邕是否还能藏得住,可就难说得很!”

佗钵若有所思,“也罢……之前我曾派三弟步离前去大周请求和亲,遭到宇文邕的婉拒,今次我不妨再次遣使求亲。若是大周爽快接受,那就证明其内讧近在眼前;若是大周借口拖延或拒绝,那吾等就要早做准备,防止被大周打个措手不及……”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太极智慧

空荡荡的密室里,夜明珠就像夜空的群星,永不疲倦地闪烁着清蒙蒙光芒。

万籁俱寂中,唯有一个清越声音时不时自言自语,嘀咕不绝。

“嚯……原来宇文邕的上一世竟是百多年前南朝宋的边境太守,出身虎牢附近的士族,在刘宋初期的和平大发展当口,也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惜在宋武帝刘裕刚死,北魏、南宋初次交兵的风波中,虎牢周遭给夷为平地,令他全族尽没,连他自己也给数万魏兵围堵俘虏。原本魏兵将领是准备收他做幕僚,考验他时,却发现他不信佛,只崇尚老庄玄学,而且因家族被毁,忍不住讥讽那魏将及佛门几句,结局自然不言而喻……难怪宇文邕这辈子跟北方佛门过不去?其中未必没有因缘果报的牵连。话说……北魏初期,鲜卑骑兵残暴异常,见汉人就杀,亦或临战驱使汉民当肉盾,这样的兵将从上到下都笃信以‘慈悲为怀’作口号的佛教,不是搞笑么?还是说,越是恶人、坏人,信佛就越是虔诚?”

一阵不痛不痒的长吁短叹之后,语气一转,反而流露出丝丝兴奋,“这么说,他前世也是精于任事的一方贤臣能吏,一生记忆倒是可以拿来一用,只要稍稍篡改他最后的结局,再添加一些巧遇到我,效忠于我的记忆即可!”

接着便是漫长的沉默,似乎声音的主人在全神贯注地施展着某种精微秘术,再难分心赘言,直到许久之后,松了口气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