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或许,这是十年来,石之轩唯一能够评优的精品画作……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施主请食素

烈日高悬,热气蒸腾。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作为神州数一数二的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由巴陵城(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湖面吹来不凉不热的清风,拂动轻薄的月白僧衣,石之轩坐在湖边茶馆所建的凉亭里,一边吃着寡淡瓷实的死面馒头,一边瞭望者千里碧波,怡然自得。

不经意间瞧见邻近几桌坐的商队众人喝着凉茶之余,都在不断的扇风,却仍满身大汗,石之轩不由暗暗感慨:还好本圣僧身具先天气功,寒暑不侵,否则每当盛夏寒冬,都像普通人一样浑身臭汗或是包成粽子,哪还有什么圣僧气质可言?

自从离了黄山,他就一路西行,途经九江,来到巴陵,准备以禅宗“大德”的身份往巴蜀一游,再暗中换了“黑天”的身份从关中绕行至北齐,执行屠龙大计,之后再潜回巴蜀,变回“大德”,复又光明正大的继续游历……

看似绕来绕去,多走冤枉路有些麻烦,其实对于身负武功的高手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不论今后“大德”这个马甲会不会被人拆穿,最起码在从栖霞寺骗得和氏璧的使用权之前,石之轩还是要用心维护这个马甲滴!

饮一口中药似的凉茶,石之轩回头看了一眼高大巍峨的巴陵城,壮观城楼旌旗飘扬。

那正是未来的“岳阳楼”,而今还是巴陵城楼。

本来按照文艺圣僧的浪漫侠义剧本,到了洞庭巴陵,怎么都要上“岳阳楼”潇洒文雅一把。

然而值此北周、北齐、南陈三足鼎立,混战频频的时代,巴陵虽在南陈境内,却离北周、北齐的边界线都不远,算是三方交界地最大的城池,亦是北周、北齐攻略南陈的必攻之城。

因而巴陵城可算是一等一军镇要地,城防之严密不言而喻,又怎会容许游人随意上城楼观风赏景?

身为未来圣僧,石之轩还没有发疯到为了区区观景之意就去硬挑一城驻军,自然只能窝在城外湖边的茶馆食驿吹吹风,歇歇脚,寻机乘船渡湖,继续西去。

忽然,石之轩眸光一闪,即使不用微妙灵觉,亦能感应刚刚有束浓烈目光注视自己后背……是个不错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