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与东方迷或真或假的过了二十多招,岳不群只觉他剑法、身法皆以灵动迅捷为主,招招式式精妙非常,变化不拘,偶有些出人意料的奇诡招式,却非同一门派的剑法,而是源头、传承各异,其中岳不群能够识得出的门路,便有点苍派的七十二式回风舞柳剑、昆仑派的迅雷剑、云南哀牢山三十六剑、越女剑、柳絮剑法等等。这些剑法虽然出自天南地北的不同门派,剑招各有优劣,但都属于快捷凌厉一路,而东方迷很明显是侧重修炼和使用其中最为“快”“奇”的招数,再加上他一身灵动诡变的非凡轻功,其剑法当真愈发迅如疾风,快似闪电,招式变幻间更是颇有些阴谲诡秘之感。

好在岳不群同样擅长轻功,而且主修的华山剑法本就轻灵迅捷见长,辅修的其它剑法中也有衡山剑法这般奇快诡变的剑法,此时与东方迷以快打快,出剑及变招的速度上自然毫不逊色。更兼岳不群剑术有成以来频频与人争斗,杀戮无算,积累的精粹凝练的杀意戾气就算隐而不发,但剑法间仍自然而然的多了股凌厉森寒之意,在剑招诡变之上比之东方迷或许有所不如,但在剑意深邃之上却是大有胜出。

当然,若要真正分出高下,还需全力打过才是……

岳不群一时颇为心动,而且眼看任我行与左冷禅越斗越烈,掌来剑往之间不时发出轰然巨响,屡有气劲余波哗然扩散。他心里明白,若是他与东方迷一直就这样“弄虚作假”,怕是骗不过左冷禅和围观者中那些有心人的眼睛,从而招来极大非议……念及此处,岳不群就窥准时机,与东方迷对了一掌,各自稍稍退开。

在换气聚力之时,岳不群目光骤变,竟精芒隐现,锐利逼人,平淡的脸色亦化为肃然,手中长剑渐渐流转起一层蒙蒙紫芒,浑身气势亦随之沸然大盛。

东方迷本就是心思玲珑之人,见此如何不知岳不群潜在之意,而且他也觉得岳不群这等剑术高手极为罕见,若非心有它想,早有一决高下之意,此时见得岳不群发出无声的邀战,便再也压不住心头渴望,同样全力催发功力,抬剑直指岳不群眉心,无形而又沉凝的锋锐萧杀之气穆然奔涌而出,已是慨然应战。

第九十七章 激烈交手

四人捉对厮杀,渐入酣战,一时间掌力震彻,剑气呼啸,声势越来越大。

不仅附近的向问天、黄钟公、丁勉、费彬等高手察觉异常,纷纷罢斗赶来,就连更远处激斗着的双方弟子们受此影响,陆续都停止了争斗,向着此处汇聚而来,分别围绕在自家高手左右,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中战况。这般等级的高手本就天下少有,此时竟有两对同时交手,尽展上乘武学奥秘,更是极为罕见,低层弟子们若能从中窥得一星半点儿真意,便足以受用无穷了。

岳不群与东方迷一旦全力出手,自是以快打快、以攻对攻,各自竭力争夺先机,因而杀招连绵,惊险异常。

既然已经知道东方迷所精通的剑法路数颇多,且皆快极诡极,变化莫测,岳不群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使用华山的希夷剑法、玉女十九剑、衡山的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的剑招应对,间或夹杂着些许狂风快剑、回风落雁剑、天长剑法、泰山十八盘等剑法的精妙招数。诸般剑招虽杂,但却变幻无端,流畅自然,而且内中剑意无不深蕴华山“正合奇胜、险中求胜”之神髓。

这也是岳不群剑术造诣日深,才隐隐明悟的上乘剑理——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但这“意”并非是指人心里倏忽而生又倏忽而去的某些短暂念头,如交手中欲要击敌某处、破敌某招或如何诱敌、惑敌等等,而是剑客长久修炼达至与心神心境相合的剑意剑理,便如独孤九剑之要旨尽在“料敌先机、乘虚而入、后发先至”,其余的种种心法口诀、招式变化、身法步法都是为了达到这种理想中的效果而开发的精微技巧。

五岳诸剑法中,泰山剑法堂皇沉稳,正中藏奇,恒山剑法阴柔严谨,绵里藏针,嵩山剑法堂堂正正、气势森严,衡山剑法快捷凌厉,变幻奇诡。此四派剑法都经历过数百年传承,千锤百炼,已是各擅胜场,难分高下,又可以四派所用长剑的特点而简单概括为阔剑方正、柔剑绵密、重剑霸道、轻剑奇幻,虽不能说是各走极端,但在剑意剑理上也有极重的局限性倾向,并不能很好的吸纳融合其它门派的剑法招式,就像衡山剑法与嵩山剑法完全是两个极端,而泰山剑法与恒山剑法也是格格不入,根本无法相容。而华山剑术却讲究“正合奇胜”,所谓“正合”,即为堂堂正正、浩浩荡荡,攻则以势压人,气吞山河,守则安稳如山,坚韧不拔;所谓“奇胜”,即为出其不意、剑走偏锋,攻则迅捷奇诡、险招制胜,守则变幻无穷,幽深难测,“正合奇胜”更得要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正与奇转化流畅、变幻自然,合乎一心,即为正奇相合,更进一步甚至能够达到道家至理中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绝妙境界。不得不说,若以剑意剑理之博大精深而论,华山剑术确实稍胜其他四派一筹,最起码能够很大程度上吸纳融合其他四派剑法的部分精要。但实际上,华山历代弟子,罕有高手能够真正将“正合奇胜”之要旨领悟通透并完全运用到剑法之中,才使得华山剑法最精微奥妙之处未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威名止于和其他四派齐平。

当然,岳不群如今也未能彻悟“正合奇胜”之妙,但却已经颇有心得,正在尝试着以此为纲领,将生平所学之不同派别的剑法招式一点一点的相互印证,汰芜存精,吸纳融合。就好像,用一根最合适自己的坚韧丝线,将精选而出的最饱满的珍珠一颗颗地串联起来,使之越来越和谐顺畅、越来越光滑璀璨……如果最终能够首尾相接,环环呼应,形成一圈完整的“项链”,一个充实而稳固的“圆”,那就是独属于岳不群自己的剑法,独属于他的剑道,或者可以说是由他所创的“绝世剑法”!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诸多关节诀窍,岳不群现在还只是隐隐有所猜测,所思所为也是凭着心中一种类似直觉的感应而行,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并不能看清前路,也就没有捷径可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但是,就算如此,也代表着岳不群的剑术修为由招式层面渐渐深入到玄之又玄的武学理论层面,是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更本质上的参悟与修行。毫无疑问,在剑术境界上,他已经领先于东方迷、左冷禅、任我行三人。而他又先后与三人都交过手,在他看来,其他三人的剑术修为表面上看似差不多,但细分下来,当属东方迷稍强,已堪堪超出招式层面,其次乃是左冷禅,已至招式层面极限,乃至将脱未脱之境,而任我行却是最末,毕竟他所通的剑法路数虽然不输于东方、左二人,甚至风格多种多样,以致招式变化之繁复更胜二人一筹,但却仍在亦步亦趋的遵循前人痕迹,就算所通剑法再多几倍,依然还是拾人牙慧,而未曾似他与东方迷、左冷禅三人一般,或多或少隐隐感觉到或是切实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不过,在内力方面,情况却是截然不同,当属任我行功力最强,左冷禅次之,岳不群再次,东方迷居末。

如此一来,四人的武功孰高孰低,却是需要实打实的较量一番,才能真正分出强弱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