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未来”的“大嵩阳手”岂是易与?费彬剑势之猛烈更胜丁勉,只用了三十余招就将天门震得内息浮动。随后数招,天门已是嘴角溢血,败下阵来。

当然,天门的一身道门内力也非白给,获胜的费彬同样内息不宁,五脏震动,短时间内不宜再与人动手,算是自动丧失出场资格了。

无论玉矶子师兄弟的脸色如何难看,泰山派都只能无奈的出局!

随后不出岳不群、莫大的预料,左冷禅又派出丁勉前来挑战莫大,就算不能将衡山派逐出局,也能试探出莫大的武功。

可惜莫大还不是后来那个邋遢糟老头,如今的莫大虽然沉默寡言,无甚领袖气量,但其心底也是期望将衡山派发扬光大,未必没有与左冷禅一争长短之意,自然不会藏拙认输。

这一战丁勉可谓是全力以赴,右手黑剑纵横,左手拳掌变换,招招力冠千钧,攻势不可谓不猛!

但更猛的还是莫大!

很难想象,一个沉默寡言之人,一旦出剑,就似换了个人一般,剑光迅疾凌厉如狂风暴雨。

双方以攻对攻,不多时,莫大便尽展其在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上的深厚造诣,如真似幻的无数细密剑光,似欲以铺天盖地之势淹没丁勉雄浑刚猛的剑招。而丁勉虽略处下风,却也不慌不忙,身形沉稳异常,毫不迟疑的用出嵩山快慢十七路剑法,黑阔长剑时快时慢,十荡十绝,横劈竖斩……

这是以巧对力的一战,也是以轻灵对沉雄的一战,更是以虚对实的一战!

在岳不群眼里,这是他二人集各自内功修为、剑术造诣、搏斗经验为一体的综合实力之战。

若以剑法威力而论,经由左冷禅集嵩山派众人推陈出新的嵩山剑法,已是五岳而今当之无愧的第一。

但是,剑法是死的,剑客是活的!当弟子们还处于生搬硬套剑法的初学之时,凶猛霸道、气势森严的嵩山剑法,在实战比斗中确实能够占据一定的上风。但到了莫大、丁勉这般能够将本派剑法活学活用,甚至变化无端的高手阶段,仅仅靠着蛮横凶猛的气势,便绝不可能轻易取胜了!

两个实力相若的真正剑客高手决斗之时,双方所学剑法上的些许强弱已无足轻重,就连双方在剑术造诣上的微小差距表现出来也只是上下风的优劣态势,而最终决定胜负生死的关键就在于临场发挥,在于“随机应变”!

这点表面上有些类似关键时刻的“脑筋一转”或“灵光一闪”,但绝非如此简单。毕竟,除非“猪脚光环”时时刻刻不离身,否则没人能够时时刻刻保持着“灵光一闪”的状态,而偶然一次的“灵光一闪”并不一定能够决定胜负走向。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剑客的决斗有时可能很短暂,但内里其实极为繁复精微,涉及到各人的内外功行的造诣、江湖搏杀的经验、心理素质的强弱、意志坚定的程度、战略战术的谋略等等方面的各种软、硬实力。而且,随着双方放开顾虑,竭尽全力的出手,便会渐渐忘却外界的一切,比剑决斗随之升华,剑客的意识就会进入某种玄之又玄的神秘状态,那更是以精气神为核心的深层次比拼!其间种种精微奥妙,除当事人能够隐隐有所明悟,外人观之如雾里看花,断然无以言述。

很显然,此时莫大与丁勉皆已摒弃杂念,全力出手,虽然还未进入那种精气神比拼的玄妙状态,但也浑然忘我,不知留情,若要分出胜负,胜者固然收手不及,而败者亦非死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