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页

青年僧人身子又是一震,知道被杨易看出了自己的底细。

他早就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僧,因为修炼闭口禅,坐死关,出关之后,却由耄耋老者,变成了青年和尚,竟而使得自己肉身不老,返老还童。

他这种情况,但凡见到者,无不啧啧称奇,纷纷赞叹他佛法高深,修行深厚,但在他心里,却知道自己这种情况极为不妥。

佛门心法,一向讲究顺其自然,从不违背四季天时,而自己修行闭关,出关之后,却成了逆转光阴之像,这在武道之上,或许算得上高深莫测,但在佛法上,却是一败涂地。

今天被杨易一口道出自己修行的状况,僧人心中惊疑不定,看向杨易道:“若想开悟,须得如何?”

杨易道:“须得心中无佛,眼中无佛,无处有佛。”

僧人似信似不信,问道:“如何才算是无佛?你又是如何知道我禅宗修行之法?”

杨易嘿嘿笑道:“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骚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

青年僧人微微愕然,“杨先生何以对我佛如此无礼?”

他虽然是这么说,但语气中却也没有多大的责怪之意,对于杨易这句话,却是似有所悟,但又不甚分明。

杨易继续道:“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子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

青年僧人身子一震,脸上露出似欢喜,似苦恼之情,对杨易这句话似乎理解,又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层。

杨易见此,叹道:“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他这一句话说出,对面的僧人脸上苦恼之色顿去,欢喜之色立升,欢笑拍手,笑道:“噫!就是这么回事!”

伸手在面前铜几上一推,“轰隆”一声,刚刚闭上的门窗,同时开启。

对面的僧人对着杨易礼敬叩首,“小僧了空,多蒙居士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