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萧峰道:“我为了求证此事,专门请来大理国的两位老兄偷偷去慕容博的墓地看了一下,那墓穴里面只有一套衣服,却是一个衣冠冢,看来这慕容博果然未死。”

段誉与朱丹臣两人听萧峰说起“大理国的两位老兄”这句话,两人都是一笑,知道定然是华赫艮脱不了关系。

萧峰道:“至此,我对杨兄说过的话再不怀疑,你曾说这慕容博如今隐居少林附近,我便偷偷去少林找他,找了半月,并没有得见可疑之人。”

此时阿朱道:“萧大哥想要与慕容世家为难,我曾深受慕容家的大恩,当此之际只能两不相帮,萧大哥见我闷闷不乐,便说若是再找不到慕容老爷的话,那便带我一起去塞外放牧,中原之地那是说什么也不会再来啦!”

阿朱说话之时,不时拿眼睛瞟向萧峰,一脸幸福之色,“萧大哥在少林寺找了好长时间,后来对我说,这仇早晚要报,但也不能只为报仇而将自己一生都毁在这里,便准备带着我去塞外放牧,后来收到聪辩先生的请帖,便一起到了这里,然后就遇到了你们。”

她口齿灵便,生性活泼好动,将萧峰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说的活灵活现,比说书先生还要精彩三分。

待到阿朱将这些日子的事情说完,众人也都吃喝的差不多了。

杨易起身道:“阿紫的事情,你们替我费点心,若是遇到她,务必让她把木鼎留下,我现在要去北方一行,看能不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若是找不到的话,阿紫手里的神木王鼎那可就至关重要,再不容有失。”

段誉道:“杨兄放心,我们只要遇到阿紫,便会劝她将木鼎留下。”

杨易道:“如此最好!”端起酒坛与萧峰碰坛痛饮,一坛酒喝完之后,将空酒坛扔到一边,对几人抱拳道:“后会有期!”

酒坛还未落地,他人已经到了店外的马背之上,一声呼和,黄马疾驰而去。

萧峰道:“每次见到杨易,他都是这么一副急冲冲的模样,看来这神木王鼎对他当真重要的很,等见了阿紫,务必要将这木鼎留下,不然若是让杨兄亲自来要,恐怕阿紫要吃大亏。”

杨易离开众人之后,一路北行,到得第二天,人已经到了辽国幽都府南京城附近。

此时的南京城,又称幽京,乃是后世的北京。

自儿皇帝石敬塘将幽云十六洲献给契丹之后,这幽州的北方屏障再不属于中原地区,直到此时,仍在契丹人手中,不曾收回。

杨易一身汉人装束,进入这辽国境内,自然引得多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