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道:“公子英明,这次老黄定然欢喜的要疯了,定会对公子死心塌地,粉身碎骨以报公子大恩。”

史家业笑了笑,拿起书本挥了挥:“你去吧。”

阿大躬身退下。

阿大走后,史家业将纸条夹进书页里面,摇头自语:“一个武林高手?匹夫而已,又有什么用处?”

他对桃城县令被杀之事不以为意,这点小事还不值得他重视。这种事情发生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手下人极有经验,打探清楚后,自然会处理好。

……

杨易身怀医家宝术,医术极为了得,带着段元青行了几天路,在路上连换了几个方子,堪堪到了临安城时,段元青的身子已经好了大半,嗓子也已经能正常发音。

找了一个客栈坐下后,杨易对段元青道:“段兄,国出奸臣,定有昏君!一路上你已经给我讲述了大宋朝堂之事,你只是说这些奸臣如何如何该杀,却为什么绝口不提当今坐龙庭赵官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段元青道:“当今天子稳坐朝堂之上,本是有道明君,只是朝中奸臣蒙蔽圣听,方才使的国政混乱,其罪在于大臣而不在于天子。杨天王,你说赵官人是昏君,我不知认同。”

杨易道:“但害得你家破人亡之人却与当今天子脱不了关系!”

段元青默然不语,他当初在被杨易救出囚车后,杨易问他是谁害得他,他当时咬破手指写的乃是“朝廷”二字,而不是桃城县令吕志扬,可见他心中当今朝廷有极大的不满。

那二字虽然是激愤之下所写,但正所谓不假思索方是心声,在他内心里真正害死他妻儿的人乃是整个朝堂之人,而不是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只是他自幼受儒学忠君爱国思想熏陶,虽然对朝堂失望,但却没有不臣之心,乱国之念。当初在囚车里虽然对朝堂有所不满,但这个念头在杨易将他救出后,便已经熄灭。

现在猛然被杨易问及此事,一时却是难以作答。

良久,段元青道:“杨天王,我身子乏了,想休息一下。”

杨易道:“段兄好好歇息便是,兄弟我初到临安,倒是想要见识一下。”

出了客栈,杨易在长街之上了几步,但见大街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吆喝声不断,买卖货物,极为热闹,浑然不像是亡国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