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之上,所见所闻,官兵与门派勾结,江湖与百姓争利,蜀中已经陷入半无政府主义了。

虽说乱世用重典,但自古以来,将一路州官场全锅端,极为罕见,但以英明神武著称的朱悟能竟然能办出来,恐怕是对四川失望透顶了吧。造成这路情形,难道是朝廷有意为之?

我们的计划是趟五津老君观,孟金平说赵天豪在老君观隐居,可是连日来大雨岷江泛滥,冲走了大桥。那些渡口也不载人,于是只能向西绕路。这样薛鱼儿就想去成都,一来是到天府之都玩耍一番,二来看有无机会打听笔记的下落。

来到岷江龙头渡,渡船还在江对岸,距离摆渡过来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来渡口的一个茶铺喝茶。茶铺茶几不多,差不多坐满了人,只有一个稍微大的桌子,坐着几个江湖客。那几人不时朝驿路上望几眼,似是在等什么人。

柳清风凑过去道,劳驾,挤一挤。那人把刀望座位上一放,旁边几个座位我包了,这里不欢迎你。

柳清风碰了钉子,悻悻然然回来,我还纳闷这不是他的风格啊,以前挑事,闹事,捣乱他都是头前卒啊。

我们在另一桌挤了挤,要壶茶喝。蜀中以雀舌、花茶较出名,花茶有极品飘雪,雀舌有浦江,两种口味一浓一淡,各有特色。

此时正是明前雀舌新茶上市,茶叶以滚汤浇泡,竖在茶杯中,如雀舌,分外好看。

这时,另有两人赶到,行色匆忙,跟这里人汇合之后,大口牛饮了几杯茶,低声道,点子马上到了,诸兄弟提高警惕,见机动手。

原来是一伙路上抢劫的绿林响马,却不知谁会如此倒霉,被这伙强盗看中。

又过了盏茶功夫,来了一老一青两名人,老者骑了一头瘦驴,八字胡,青年人三十余岁,一副儒生打扮,目光坚定。

这人我正认识,当年在京城跟我同租一居,高中熙泰六年进士的闵秋叶。我见到他们,我大声道,老闵!

闵秋叶见到我,讶道,三观?我哈哈一笑,过去一个熊抱,一别两年不见,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闵秋叶道,前年,为兄被皇上派到岭南当县官,本以为要大施宏图,以报效陛下,可两年下来,除了得罪人,什么也没办成。我脾气倔,不肯认同官场中那些逢迎往来,考评得了个中下,幸亏得兵部侍郎宋思贤举荐,加之我又申请,这才被圣上派到成都府当通判,想不到竟然升了官职。只是为兄这官当的不咋地,这不除了一名师爷,竟身无长物!哈哈!

我见闵秋叶一身常服虽干净,袖口等处却已经洗的发白,不像是十分宽裕的样子。做官做到这个份上,确实如沈墨所言,颇有官声而已了。

若在以前,成都府通判,分管治安刑名的八品官,在一州一府也是相当的实权派,可蜀中不同,成都府知府换了几茬,不是失踪就辞官,现在这任章石叶,据说每日躲在府衙内饮酒作乐,不问正事。那老闵此番履职成都府,恐怕没那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