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

李沧行的喉头“骨碌”了一声,想要说什么,却闷在了心中,只剩一声叹息。

柳生雄霸大踏步地向前走去,而他的声音远远地随山风传了过来:“对了,我刚才过来本来是想通知你的,探马来报,毛海峰所率的大队人马已经在两天前上了岸,正在向兴化府一路奔来,明天中午的时候就能杀到这里。而伏魔盟的四派也都在各自掌门的带领下齐聚南少林,明天一早就会开那大会。路就在你自己脚下,怎么选你自己想清楚吧。”

李沧行抱住了自己的脑袋,遍布血丝的眼睛里,泪光闪闪,透过手指的隙缝,他仿佛看到了远处的一抹晨曦,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底回荡:我究竟该怎么办?

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十三,莆田,南少林。

位于荔城县西北三十多里处,西天尾镇,九莲山中的一处极为气派的寺庙,正是那南少林寺,这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华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

山间盆地里是一处小平原,青草萋萋,几十顷给开垦出来的农田里,农夫们耕作其间,山前的进口之处,有数个隘口,地势险要,而南少林寺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

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都是以前巫山派的属下,自从屈彩凤与伏魔盟开战后,这些山寨里的大小绿林们全都弃寨而逃,只留下了十余座空荡荡的寨子。

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南少林寺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三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

几里长的汉白玉长阶,从山下一直铺到南少林寺所座落的山顶,这南少林寺在南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当时别号林泉别院,大唐开国之时,北方的河南嵩山少林寺,靠着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并擒获唐朝劲敌,大郑皇帝王世充手下头号猛将王仁则的功绩,被李世民封为圣寺,不仅允许保留几百顷免税耕地,还允许其在全国范围内找十余间分寺,以继香火,只有少林寺的武僧,才可以被称之为僧兵,少林寺也由此一跃而成天下武林第一大派,从唐朝到现在,莫不如此。

今天的南少林,却是难得的威风八面,寺门大开,全寺的僧众全都披上了正装,长老们个个大红木棉袈裟,而普通的武僧们则从寺门口开始,穿着黄色的练功服,或持戒刀,或持木棍,单手合什,一直站到山脚之下。

南少林的掌门乃是少林派的见字辈高僧,见痴大师,与北少林的见闻,见性等人同是一辈,少年时打过木人巷后遵法旨来这南少林修行,并于其后接任方丈至今,见痴大师已经七十有三,身材矮小枯瘦,两道白色的寿眉随风轻轻地飘扬着,配上他的一身大红袈裟,更是显出其气度不凡来。

在见痴大师身边,则左右两边分立着这两天来到南少林的伏魔盟各派首脑人物们,北少林的方丈智嗔大师,与一袭白衣,略施脂粉的展慕白并肩而立,他的脸仍然如十余年前那样沉静平和,只是更黑了一些,而且也留起了几道黑色的长须,穿着一身灰色的木棉袈裟,内着土黄色僧衣,一串龙眼大的佛珠挂在他的脖颈之上,不大的眼睛这会儿微微地眯着,如老僧入定一般,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尽管这会儿山风激扬,吹得所有人的衣袂飘舞,可是智嗔大师的衣角却紧紧地贴在身上,没有一丝晃动。

展慕白身后的杨琼花,今天换了一身紫色的罗衫劲装,黄巾包头,端地是飒爽英姿,美艳过人,她微微一笑:“想不到智嗔师兄的这套龙相般若功已经练到了不随风起,不随风落,灵台静明的程度了,小妹实在佩服。”

展慕白哈哈一笑:“师妹,智嗔师兄可是少林开寺以来的第一奇才,七十二般绝艺已经学得十七种,更是集易筋经和金刚伏魔神功于一身,我等同辈之中,乃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这套龙相般若功,对他来说实在可算不得什么呢。”

智嗔的脸上毫无表情,刚才连他颌下的三缕黑须也都静止不动,只在这会儿他开口说话时才稍稍地动了起来:“展师弟过誉了,你的紫霞神功和天蚕剑法才是独步武林,智嗔不才,也有许多需要向您请教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也是几年来难得见一面,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找时间切磋一下的好。”

展慕白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好说,好说,咱们前几天不是商量好了嘛,会有师兄弟们切磋武艺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