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页

宋煦[校对版] 官笙 1089 字 2023-03-19

李清臣猛的抬头,语气十分果断,道:“官家,王相公此举着实居心叵测!苏轼抗旨不尊,任意妄为,岂可回朝?江南西路之事,与王相公等脱不开关系,这分明是要监守自盗!臣请旨,愿往!”

赵煦只是沉吟短短片刻,道:“朕属意王相公。”

李清臣一怔,完全不明白,赵煦的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

先是否决了‘全面复起新法’,现在似乎又有意扶持‘旧党’?

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

李清臣从垂拱殿出来,神情凝重。

赵煦的态度,令他有些不安。

赵煦‘不全面复起新法’的态度,其实大家很早之前就了解,但王存一个拜参知政事,一个主理‘贺轶之死’案,就显得不那么单纯,里面有更深次的政治考量了。

李清臣出了垂拱殿,惯例的来到青瓦房。

接待的裴寅给他上茶,道:“李尚书,大相公,蔡相公,王相公都在枢密院,与章相公,许尚书商讨‘军改’的事。”

李清臣不奇怪,倒是疑惑的道:“我记得,枢密院与兵部早有预案,官家回来不短时间了,应该早就定下才对,怎么这么多天了,还是在商讨?”

李清臣不是外人,裴寅瞥了眼四周,走近低声道:“说是五个人,其实是六个人,童贯也在。”

李清臣陡然想起来,去年有一段时间,童贯被赵煦派到枢密院,后来又被派出去,他差点忘了这茬。

若有所思一阵,李清臣走近,更加低声的道:“官家提了什么训示?”

童贯坐镇,自然代表的是宫里官家。以往这种事童贯是没资格参与的,现在参与了,说明‘君臣’有了‘矛盾’。

裴寅道:“官家要求参考秦汉的军制,对军制,军衔,军爵等进行彻底式改革,官家借童贯之口,一再强调,这些必须在年底之前定下,封赏功臣不能拖。章相公,郭成,折可适,种建中四人应该一同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