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宋煦[校对版] 官笙 937 字 2023-03-19

这些人,几乎都是‘旧党’!

蔡卞已经坐回去,思忖着道:“裴舍人,你去工部,让工部将近半年的支出详细,抄录给刑部,御史台,再下发沿路各地。”

裴寅看了眼章惇,抬手道:“是。”

裴寅转身出去,章惇,蔡卞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各自忙碌。

此时的工部,倒是一团和气。

‘旧党’的大佬几乎都被扫出朝堂,工部尚书王存是前任宰执苏颂任命,这里也成了‘旧党’的最后大本营。

王存本来在巡视河道,今年的大雨不多,河道去年大力修过,倒是没有什么险情,忙碌的一直是‘修河铺路’。

开封城的位置,令大宋非常依赖漕运,进出京城的钱粮,八成依靠漕运,是以,这一次的修河,除了针对最重要的黄河,长江外,最重要的,就是各条漕河,也就是运河。

王存坐在椅子上,面露轻和笑意,看向右侍郎陈浖,道:“各地进展还是十分顺利的,乡绅们都很支持,日后还需加倍努力,不可懈怠……”

‘以工代赈’,确实是一个多赢的措施,除了疏浚河道,纾解灾民,还能获得诸多良田,沿河除非贯穿田亩,否则大部分士绅还是很支持的。

陈浖不苟言笑,道:“尚书说的是,近半年来,我工部声望逐渐攀升,不少人提议尚书入政事堂,下官看来,明年或许就顺理成章了。”

王存脸上不自禁露出微笑,摸着不长的胡须,神色意味深长。

入政事堂,其实就是拜相。

在王存看来,士林的声望是一方面,最为关键的还有官家以及朝局。

官家那边其实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能做事,官家不会阻拦。至于朝局,王存心里判断是,‘新党’不管是为了‘朝廷和气’的名声,还是缓解‘旧党’的压力,拉他拜相,应当是水到渠成!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进来,急声道:“尚书,政事堂传话,命工部将近半年的支出详细抄录刑部,御史台,并邸报沿河各路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