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宋煦[校对版] 官笙 932 字 2023-03-19

赵煦心里思索着,拿起一个馍馍,轻轻咬了一口。

一股碱味,难吃,还硬,赵煦不动声色的慢慢吃着,忽又问道:“那,太康县的产粮大县,是怎么来的?”

“这老太婆就不知道了,反正那些相公有办法。”老太太地说道。

她说的‘相公’不是朝廷,指的是当官的。

赵煦嗯了一声,心里慢慢推敲。

他想起了一个记录,是真宗年间的一个对话。

‘此事未可遽行,人言天下税赋不均,豪强形势者田多而税少,贫弱地薄而税重,由是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王旦曰:田赋不均,诚如进旨,但须渐谋改定,不可一蹴而就。’

简单来说,真宗皇帝询问关于田亩的这件事,宰执王旦说,事情是有,但需要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

也就是说,土地兼并在真宗年间就已经很严重,却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应对,一直拖到了现在。

赵煦对宋朝的赋税情况很清楚:夏税秋粮,夏税,以布帛等的商税为主,秋税以粮食为主。

商税的话比较复杂,门类众多,并且税赋比较重。而粮食,相对来说简单,哪怕是上田,也就亩收一斗,中田是八升,下田是七升,合钱的话,中下田一亩地税赋不到五文钱。

这样的税赋其实很低了,但农户依旧弃地逃亡,里面的问题,就很值得深究了。

老者在编织着簸箕模样的东西,见没了动静,看向赵煦,道:“客人,不要想着来这里买地种,以前有过,都跑了。”

赵煦一怔,他没这个想法,心里一动,面露好奇,笑着道:“还请老丈指教。”

老者说道:“这里啊,地贫,哪怕你能招来青壮种,不下力气,也种不出多少东西的,不说其他当地人眼红,抢水,抢地,就是官府的税收,你都交不够的。”

地头蛇这些,赵煦有预料,他不解的道:“官府的税很低啊,一亩才几文钱,有的赚啊……”

老太太顿时笑了,打量了赵煦一眼,道:“客人应该不是普通人吧?我跟你说,这官府的税,不是一种两种,收到最后啊,不管你有多少地,多少粮食,最多就给你留点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