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宋煦[校对版] 官笙 904 字 2023-03-19

与此同时,苏轼已经到了庆寿殿。

朱太妃对于苏轼的到来很是高兴,还以为苏轼答应了,十分振奋与客气的将苏轼迎进去,笑着说道:“苏学士快请进,无需拘礼,请坐。”

朱太妃对于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很是敬重,又是要给赵似做先生,真的是一点怠慢没有。

苏轼恭恭敬敬的行礼,没有坐下,直言说道:“娘娘,下官是戴罪之身,回京是为了家中丧事,没有政事堂的许可,下官不能留京。”

朱太妃不以为意,笑着说道:“苏先生这个放心,我去给你说,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还是能给我一点面子的。”

朱太妃这点自信还有的,再不济,赵煦还是肯听她的话的。

她之所以这么急,其实是因为赵佶被废后,引起的担忧。他的一个儿子是官家,已经不用她继续担心了,但是小儿子赵似,未来的路令她忧心忡忡。

苏轼这次来,自然不是回来继续做宫里的侍讲学士,沉吟着说道:“娘娘,可听说……朝廷要废除科举了?”

朱太妃倒是没怎么关注宫外,宫里的人也不会给她说这个,听着愣了下,道:“废除科举?”

朱太妃是那种居家过日子,只要家里好,外面根本在乎的女人,但饶是如此,她也知道废除科举不是小事情。

她旋即明白了苏轼的来意,脸上残留的笑容没了,淡淡说道:“苏先生,我只是个妇道人家,不懂那么多事情。这些自有官家与政事堂的相公们管……”

苏轼抬起手,道:“娘娘,现在朝局混乱,诸事复杂,臣担心官家被人蛊惑。废除科举,实乃乱政中的乱政,事关我大宋国社根本,臣请娘娘万务与官家分说清楚……”

朱太妃有些烦躁,打断他道:“如果苏先生确实不想入宫,我也不勉强。”

苏轼见朱太妃不高兴,劝说不动,心里不安更多,强压着,抬起手道:“请娘娘,请官家三思,臣告退。”

朱太妃看着苏轼一脸的忧色,似乎觉得刚才有失礼数,连忙站起来,送苏轼出了庆寿殿。

苏轼犹豫再三,心里还是一叹,没有说什么,径直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