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宋煦[校对版] 官笙 904 字 2023-03-19

两天后,机要房。

户部尚书梁焘,工部尚书杨畏站在赵煦的身前。

杨畏一脸的凛然色,抬着手,道:“启禀官家,今年的汛期基本已经过去,河北两路不会再有大涝,请官家安心。”

杨畏这个人虽然品行不太行,但能力确实有,这次治水,许将对杨畏的评价是‘衣不解带,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赵煦微笑点头,道:“朕看过你们的奏本了,十三弟对卿家很是夸赞。卿家辛苦了,等边疆战事停下,政事堂会叙功。”

杨畏面色从容,道:“臣不敢居功。”

赵煦笑着,继而又一肃,道:“工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杨畏稍稍思索片刻,道:“官家,工部目前有两大计划,第一个是对全国官道,桥梁等铺设,整修等。第二是以‘两河’为主的河道疏浚,目前工部在紧张做着计划,前期准备。”

赵煦当即道:“侧重点,重点先是北方各路,要加强对各路,尤其是军队的支持。不止是对官道,还有城寨建设方面,工部也要给予支持,工部与兵部合议,拿出具体的条陈给朕看。”

杨畏一躬身,长声道:“臣领旨!”

赵煦嗯了一声,转向梁焘。

梁焘抬手,却有些迟疑,道:“官家,今年的夏税目前上来的不足一半。除了汛期的关系,还有地方的故意拖延,按照往年惯例,到年底能上来八成左右。”

宋朝国都开封城的位置,决定了漕运的重要性。宋朝赋税的绝大部分,高达八成的钱粮,是通过漕运。

长江、黄河汛期一来,漕运受阻,必然会有所延迟。

但到了临近十月,才上来一半,其中就大有问题了!

赵煦能猜到一些,无非是那些‘旧党’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