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页

王雨森呵呵一笑,解释道:“让他做内阁首辅,等于是让您兼任内阁首辅,假日陛下再离京出巡,朱高炽是不敢置喙国政的,一应事务都得在您这早请示晚汇报。

因为谁让他是宗亲啊,万一让人觉得他是宗室擅权,那可就很容易踩红线犯大错,祸连满门,朱高炽为人谨慎慎重,所以他做内阁首辅必深居简出,到头来还是您说了算。

而杨稷不仅是您当年同学,又是昔年杨阁老的儿子,江南之事,杨阁老可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您,所以杨稷亦是您天然的近臣。

内阁如此,天下便尽委于太子殿下之手,此当贺。”

如此解释,朱文奎便明了,亦面露喜色,嘴里念叨了一句。

“难怪本宫见父皇的时候,父皇已不愿同本宫再聊国事了。”

堂内面面相觑,都喜上眉梢。

皇帝不聊国事,这江山落主谁手,还有什么悬念?

第651章 伟大变革的大幕已然拉开

四五计划的收官比起之前三次,气氛显得并不热烈。

许多列席参加的官员心思显然并没有在这堂会议上,看着台上代表内阁做政务汇报的许不忌,再看看台下中央位置上,那个有些消瘦苍老的皇帝,都有些心神不宁的感觉。

四五的成绩很突出,但是在汇报结束后,朱允炆并没有上台去说话,而是直接起身离开了会场,便是台上的许不忌也没有交代展望五五计划的任务,他向大会深鞠一躬后,一样离开。

这是他最后一天的任期了。

圣旨已下,皇明四十七年一月初六,朱高炽正式出任大明内阁第三任奉天殿大学士。

五五计划的盘子怎么定,做哪些工作,定哪些指标,将会是朱高炽考虑的事情,用不到许不忌来操这份心了。

大会结束之后,上千名官员各有心思的各归其处,只有北京知府于谦连夜登了许不忌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