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页

“火雷子杀伤巨大,携带方便,寻常壮士便可身揣数枚,仅需火折一个便可轻易毙敌,宋真宗恐此物入贼手刺王杀驾便甚不喜,一度荒废。

南宋末年,火雷子重现天日,在抗蒙战线上屡立功勋,因此物制造工艺简单,汉奸张弘范亦遍寻工匠制造,用于反戈宋室。

后蒙人西征,此物又传至极西之地,去年科学院有一阿拉伯商人来献宝,献的便是他们自己改良的火雷子。

臣在此基础进行改进,辅以如今的新式炸药,此物被臣命名为投掷爆弹。

将此环拉下抛出,内设撞针击打火石,点燃炸药,则外壳打造的金属壳尽碎,便是一丈之内,三重甲亦被贯穿,威力实在骇人。”

朱允炆已经觉得自己脸皮都麻木了。

这是把手榴弹都搞出来了啊。

当然,这手榴弹还真没什么技术难度。

北宋时期就能投入到战场使用了,要不是皇室担心自身安危,几十年改良进步,弄出手榴弹算什么难度。

而真要有了手榴弹,哪还轮到岳飞直捣黄龙啊,拎出一支成建制的掷弹兵,都能炸到白令海峡了。

蒙古西征,对欧洲的进步提供了多大的帮助啊。

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末崇祯年,还被女真人打得抱头鼠窜,欧洲人已经是整体装备燧发枪、后装红夷大炮、成建制掷弹兵。

时代的差距就是这么出现的。

戴梓搞出二十八连铳、威远大将军炮,反被康熙忌惮废弃,禁止研发,更将戴梓流放,致后者冻饿而亡。

要不然,世界上第一把后装枪必是中国先研发出来。

心里千思百转,朱允炆长呼一口气:“投掷爆弹不好听,朕给个名字,就叫手榴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