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页

绛红色的官袍,上绣六章,粉米、藻、星辰、华虫、黼、黻。

比起皇帝的十二章衮服,少了更多象征江山和皇权的日、月、龙、山、宗彝和火。

但其规制已经接近亲王的九章。

而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朱允炆的个人威望日隆,亲王诸藩已经很少会穿衮冕服出席各种大会了。

内阁首辅着六章,第一个享受此等殊荣的还是杨士奇,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今日召集诸位来,非为别事,许某区区末才,蒙皇恩而僭高位,怎么都得见见诸公同僚,做一番述职汇报,也好让诸公知许某为人,将来大家同心齐力施政治国,莫要生了陌分嫌隙才好。”

有道是先明后不争,许不忌一开口算是先把礼到了。

有道是先礼后兵嘛,为了让朝堂各部能够配合自己的工作,使自己将来的改革政策可以落实到地方上,许不忌上来的姿态摆的很低。

但这姿态只是暂时的,也没人会买许不忌这番姿态的账。

都知道有些话的核心重点不在前半句,都在后面。

果然,客气完了之后,许不忌接下来的话语,对所有人来说都无异于一枚重磅炮弹,炸的所有人险些离开坐席。

“某与诸公同僚皆知,欲施政先齐心,欲齐心先同思想。心不齐则力难往一处使,如此一来在施政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政治资源和时间都浪费在了推诿扯皮和内耗中,与国无利、与民更甚。

而想要齐心同思想,先要明确立场,也就是找到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什么是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比如说反腐、禁毒、团结、稳定就是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而现在我们要在这些内容中再加上一点,那就是,明确什么是官!

何谓官?穿上官服、头冠顶戴、脚踏官靴,出门有车,进门有座就是官吗?显然不是的,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装饰,换一个三岁稚童来也可以穿上沐猴而冠。

官就是有了公权力的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叫做官或者公员。

那么什么是公权力,公权力从哪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