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页

“中原人亡我日本之心不死,亡我民族之心不死,狼子仇寇,我日本上下誓与明贼抵抗到底,直至全体玉碎亦在所不惜。”

在幕府一次假想防备会议上,足利义持鼓舞着军心士气。

“当年忽必烈的暴元也想灭亡我日本,但其结果就是成全了咱们的神风敢死队之赫赫威名,如今之大明胆敢再犯,其必再遭迎头痛击。”

在足利义持的鼓舞下,部下武将们都是信心十足,毕竟此时的日本,已经终结了南北朝完成统一几十年,加上平定了屡屡作乱的虾夷族,正是上下一心的时候。

跟军方的一力主战相对应的,便是一些文大臣的担忧和折中让步思想。

“能不能谈谈?”

“先将军一力主张与明相和,不持战阵,这才劝感明太祖皇帝,定我日本为不征之国,今日大明之盛,远强先洪武十倍,日本地小民寡,岂堪泰山之重?理当称臣纳贡,加入明联,此举可开百世之太平。”

对这种言论,足利义持的回答很是强硬。

“本国开辟以来,百事皆听诸神,灵神托人谓曰:我国自古不向外国称臣。”、“大明虽强,然其兴不义之师,师出无名则必败,诸君当勿惧矣。”

对接班不过十年的足利义持来说,面对大明直接投降显然是无法被接受的一种耻辱。

怎么也得先打两仗啊。

然而,足利义持的昂扬斗志只感染了京都的文武大臣,顺便强迫称光天皇下达一道‘谕大和子民诏’。

在这道诏书中,年轻的称光天皇要求全日本行动起来,共同做好防备大明武力入侵的战争准备,但这道诏书也仅仅只是在京都一地起到了宣传作用罢了。

因为在大阪,所谓的大和子民已经听不到任何鼓舞的声音了。

他们的耳膜,已经被昼夜不息的炮火轰炸声给充满。

“下令第一舰队、第二舰队满炮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