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页

这都是泉州知府衙门各位前辈的领导有方啊,得见诸位,是下官之幸啊。”

受此吹捧,马启亮也是面色容光,脊梁骨都直挺了几分,哈哈大笑两声,虽道不敢却也是得意不已,显然颇为受用。

“府尊忙于政务,不便亲迎,不过也在泉州招待处设摆了大宴,为朱司正接风洗尘。”

“有劳有劳。”

俩人又客套几句,马启亮就带着朱文圻开始一一认识这次迎接队伍中的各级官员,而每介绍一个,自然又是免不了一些繁琐的絮叨。

总的来说,这次迎接朱文圻的队伍规格并不算低,泉州上下十四个司,来了整整十一个司正,去掉朱文圻这位刚履新的商务司司正以外,只有都察院下属的泉州都察司、大理寺下属的泉州通判司两司司正没有到。

都察、通判是垂直管理机构,即使是泉州知府衙门也无权干涉两司事务,固然在当地有些见官高半级的傲然,即使是南京空降下来的宗亲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宗亲算什么?

大明这么多年都大好几百个宗亲了,要是个个都是祖宗,国家还像什么样子。

而其他到来迎接的十一个司则是朝堂政治改制更名之后新挂牌的衙门,分别为户部职责的泉州户政司、吏部职责的泉州吏务司、工部职责的泉州工事司、刑部职责的泉州按察司、礼部职责的泉州外务司、兵部职责的泉州军伍司、税部职责的泉州税务司、教育部职责的泉州教育司、国有资源部职责的泉州国有资源司、五军府领导的泉州都司以及泉州知府衙门直领仿效通政司职能成立的泉州通政司。

至于明联总参谋辖下的海军泉州集团军并不在迎接队伍中,要恪守军政不相连的原则嘛。

向这些单位的前缀挂牌是需要注意的。

如都察司的全名是大明都察院泉州都察司,属于垂直管理机构。

而吏务司的名称则是大明泉州吏务司,他虽然行使的职责与吏部相通,但却是归属泉州知府衙门直管,由以前的吏部清吏司改制划归泉州。

而泉州都司的名称则是大明南军都督府驻泉州都指挥使司,是由五军府中的南军都督府直接领导,即使是都指挥使,都没有完全的自主权,任何调兵和超过一定数量的军备都需要报南京获批。

这就是细节上的差异和需要地方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