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尤其是在蝗灾之后,夏元吉开官仓赈粮的时候,就差没跑太庙去告朱允炆的状了。

连写了好几天的奏本诉屈,可把朱允炆搞得是又气又乐。

恨不得把夏元吉扔大牢里锁几年在放出来。

直接跳过过程看结果吧。

烧粮的行为绝对是错误的,是大错特错的,朱允炆从来就没有说这是一件对的事。

这是在特定时期相对为了规避更大风险才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

朱允炆的委屈朱桢不懂,他只是就自己看到的事情发表看法:“朵甘今年闹了次沙尘暴,也有几个县受灾,当时当地府县赈粮,臣看了一下,虽然不是清汤寡水,但也不过是野菜稀粥,勉强糊口。

既然朝廷有的是粮,何不多赈一点,其实完全可以让百姓吃饱的。”

面对朱桢这情真意切,为百姓心疼的质问,朱允炆沉默了片刻,才叹了口气。

“六叔,不是朕狠心,宁愿烧掉都不给百姓,而是朕没法心软啊。地方要发展、要建设,需要朝廷的带领也更需要当地百姓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如果受了灾之后,百姓吃的反而比以前一年到头农忙耕地吃的还饱,还好。那样的话百姓会懒得。

当他们知道朝廷不忍心饿死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没人愿意顶着烈日,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的付出劳动了。

到时候朕怎么办?朝廷怎么办?

立法吗?

法不责众啊,几十万百姓逃离土地不可怕,几百万、几千万呢!咱们大明就因为人性的懒惰成份而崩溃了。

朕养西北、西南,内陆省怎么看?他们也会像嗷嗷待哺的婴儿那般张口让朕来喂饭,来养的。

天灾不算什么,人为性制造的饥荒可比天灾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