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

广东闹乱子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连攻占广州府,劫掠广东布政使司衙门这么严重的造反案都出过两次,足可知民间械斗死人性质的案件更加频繁。

“当地的民族情况复杂,除了土民和南迁的汉民,这些年随着广州商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南洋人、阿拉伯人在广州也是日趋增多,这对该省治安造成了很恶劣的破坏,基本上是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只要打大了,就一定会死人。”

朱允炆负着手在殿内来回走动,高肃的目光就跟着挪来挪去,却等不到一丝回应。

皇帝压根没有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指示。

“这样的事,内阁持什么意见?”

建文朝不是洪武朝,朱允炆也不是太祖皇帝,能狠下心派大军平叛,一杀就是上万人,因为事实证明,除非你杀光那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不然这种影响地方治安的事还会持续发生。

杨士奇开了口:“臣建议,从南洋抓一批南洋人迁到广东去。”

这个提议别说朱允炆了,整个谨身殿都一片哗然。

本来广东就打的如热窑一般,还要往里添一批南洋夷。

这不是火上浇油是什么?

“说说你这个想法的理由。”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颇有兴致。

“土汉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前后持续了几百年而且愈演愈烈,不过臣发现,自打广东愈加繁荣,开始出现南洋人、阿拉伯人之后,土汉之间的冲突虽然还有,但部分矛盾开始转移,毕竟土也好、汉也罢,都是大明人。

以前是自己内部人打,有了外夷,还是可以摒弃前嫌一直对外的,这也是臣这个建议的目的。”

外夷数量一旦增加,土汉就会寻求一个合作点,一致对外的去跟外夷争执,打上几年十几年,在大方向上就达到了一致,内部也会开始互有合作。

不得不说,杨士奇的脑回路还挺清奇。

而这种转移矛盾的手法,朱允炆却隐隐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