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页

而这些信笺,就是每一个权贵、官员的日常活动轨迹,去了哪,见了哪些人,吃了哪些饭,说了哪些话,几乎堪称事无巨细。

虽然做不到全方面的监管,但几乎每一个三品以上的文武勋臣,其府上、周遭、友邻亲戚中,一定会有西厂的眼线在。

这些人可能是侍奉主家多年的下人管家,可能是家主刚纳的小妾,甚至,有可能是这名官员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可能是西厂的特务。

这就是,国家的力量。

如果朱允炆想,他甚至可以动用这股力量,针对某一个人玩一出大明版‘楚门世界’。

此时,在这第一层地宫中,一个干巴枯瘦的老头正在训话,他的面前是两队昂首挺胸的番子。

这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那名被朱文奎赶走的刑房师爷。

当朱文奎到任之前,这名师爷就准备好了一切,他提出的那个拖字解决方案,更多是朱允炆的意思。

借师爷的身份来打击一下朱文奎的自尊心罢了。

如果不是许不忌支招,朱文奎一定会狠栽一次大跟头,心高气傲的皇子还没一个师爷会妥善办事,这会让朱文奎的少年骄傲被破碎的一干二净。

这是朱允炆的目的,先把自己孩子的自傲给摔个稀碎,他才能更快的成长。

“厂公传了命令下来。”

寂静中,老头开了嗓。

“大皇子的身份泄露了,我现在不想知道是谁跟踪查探到的,只想知道,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是通过谁的嘴传出来的,找到他,带回来。”

两队番子都很安静,没有嘈杂和立军令状的桥段,默然听着,而后便沿着四通八达的廊道化作鸟兽散。

想要回溯时间,找到当初那日朱文奎深夜回宫时的跟踪者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没有监控,但找出第一个传出消息的人却很简单。

距离那夜只过了短短四五天,这几天,大嘴巴传到满城皆知的只有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