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案件的真相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真相对殿下您有利,您需要什么真相,真相就是什么。”

许不忌饶了一圈复坐回原位,笑意俨然。

“殿下您觉得,老百姓们相信马小宝还是相信张东升?”

“站在感情的角度来说,所有人都相信马小宝,包括本宫亦然。”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文奎已经全部懂了。

朱允炆说的故事,提及了曹操和袁绍两个人,如果只是为了突出他两人的性格迥然导致的不同结果来说,那么官渡之战才是最形象的例子。

偏生,朱允炆举出来,是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的事例。

曹操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那可是对权贵们不假辞色,连权势熏天的十常侍的亲属,都曾棒杀过!

这就已经提醒的很明显了。

别管权贵错与不错,在一起案件中,老百姓希望的,喜闻乐见的,是权贵有错。

那么就顺民心便好了。

“对这起案件的原被告来说,真相非常重要,因为这事关他们的生死,但对殿下您来说,不重要,您是皇子,他们无论是官宦子弟也好,黔首百姓也罢,没有什么区别。”

这就好比在朱允炆的面前,杨士奇这个内阁首辅和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生杀荣辱都可一言而决。

无非是杨士奇更强壮些,杀他,稍微废点力气。

“眼下南京的治安不算太好,权贵子弟过多,搅得城里城外乌烟瘴气,这个时候您拿张东升开刀,既可以让看热闹的百姓大呼痛快,收割民心。

又可顺势震慑其他的权贵子弟,让他们不敢过分招摇,祸乱治安,出色的完成了陛下交代您的差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