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双喜向朱允炆奏报着西厂探查来的情报:“随后这些人里面,或多或少都拜访过郁新。”

“这杨士奇倒是聪明。”

朱允炆呵呵一笑,拒之门外,撒手不管。

如此一来,杨士奇在江西籍官员心中的威望势必会受到挫折,将来就算起复,这些官员也就未必会继续拿杨士奇当领袖了。

江西党的分崩离析已经近在眼前。

“把顾语给朕召来。”

朱允炆点了自己小舅子的名字,他得好好跟这位安定伯聊聊天。

第319章 外戚唯一的出头机会

大明此番因税务问题而掀起的全面肃贪大案,溯源根本就在顾语的身上。

本身只是一件小事,砍了泉州海运司转运使耿江的脑袋,这件事就会尘埃落定,但顾语却偏偏要把这个贪腐的盖子给掀开,把一件小案生生推波助澜的搞成大案。

如此一来,顾语这个安定伯,可就成了全天下文官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将自己摆到了笔杆子的对立面。

自古,得罪笔杆子的外戚,没有一个能混到好名声、好下场。

毕竟外戚没有根基,他们的权势地位来自于家中那个嫁给皇帝的女人,等到皇帝宾天,这群外戚就会瞬间从云端掉入尘埃之中。

继任的皇帝,谁还会为了他们而去得罪治理天下的文官集团呢。

更重要的,便是外戚的崛起是没有根基的。

就比如说顾语,他的起步就直接是安定伯和锦衣卫百户,而后不到两年便空降福建任锦衣卫指挥佥事,负责一省的锦衣卫机构,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